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佳兆业集团年度财报:销售三年复合增长24%,净利增长27%

贝多财经    ·   2021-03-26 09:48:55  ·   商业  ·  

3月25日,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HK:01638,下称“佳兆业集团”)发布2020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佳兆业集团营业收入557.7亿元,同比增长16.1%;毛利润为159.1亿元,同比增长15%。

根据财报,佳兆业集团2020年度录得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26.8%;归母净利润为54.5亿元,同比增长18.6%。同时,佳兆业集团资产不断增厚,总资产增长14.4%,达到3099亿。核心指标保持双位数的增幅,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

佳兆业集团年度财报:销售三年复合增长24%,净利增长27%


相比2019年末,佳兆业集团的净负债率由144%降至98%;现金短债比由1.1倍提升至1.56倍;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下降至70.3%。财务表现总体维持在健康水平,财务结构持续优化,流动性显著增强。

虽然报告期内行业景气度承压,但佳兆业集团不惧挑战,坚定地产主业,充分依托城市更新领先优势及多元扩储综合实力,各项经营数据稳健增长,财务指标持续优化,表现出了极高的韧性和潜能。

加速转化,释放良好预期

销售方面,2020年佳兆业集团合约销售金额约1069亿元,同比增长21%,再创历史新高;销售面积6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根据克而瑞数据统计,2020年佳兆业集团的销售额排名持续上升,位居全国第24位。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市场表现突出,销售金额占比达58%,结转收入占比达71%。近三年来,佳兆业集团的销售年复合增长率达24%,发展后劲十足。

2020年,佳兆业集团新拓城市更新项目54个,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东莞等大湾区核心城市;新拓项目数量约为2019年的三倍,城市更新规模增长明显。此外,该集团城市更新模式的全国复制加速推进,贵州、湖北等地实现首个项目落地,城市更新版图不断扩大。

城市更新项目储备方面,佳兆业集团拥有项目201个,占地面积超5000万平方米,绝大部分位于大湾区,其中深圳、广州两地货值占比高达86%。佳兆业集团城市更新规模保持行业领先,项目含金量高、利润可观。

近年来,佳兆业集团城市更新项目转化速度明显提升,贡献土储价值巨大。2020年集团转化9个项目,可售面积近180万平方米,转化面积同比大幅增长152%;转化项目位于香港、深圳及广州,对应可售货值约640亿元。

佳兆业集团表示,预计未来1至2年,该集团城市更新转化可售面积约420万平方米,总货值可达2000亿元。其中,2021年上半年可转化城市更新项目超100万平方米,总货值约660亿元。

利润结转,助推高质增长

当前,房地产市场增量开发的利润水平,有出现回落的趋势,房企的毛利润开始向社会资本平均回报水平回归。相比竞争激烈的招拍挂拿地方式,佳兆业集团通过城市更新能以较低的地价获取土地储备,从而保证更高的利润率。

以深圳为例,2020年深圳住宅用地土拍市场平均地价统计显示,南山区平均地价为62975元/平方米,为全市最高;全市土地价格洼地在坪山区,成交均价为16398元/平方米。而佳兆业集团深圳城市更新新增项目土地成本,仅为13940元/平方米。

作为城市更新龙头企业,佳兆业集团的城市更新红利正在稳步释放,在2020年的合约销售中,城市更新项目销售额占整体销售的三分之一,成为集团销售贡献的重要来源。随着这些转化项目进入利润结转通道,佳兆业集团的盈利水平也将得到稳步提升。

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出台,土地供应“两集中”政策结合“三道红线”及房贷集中管理两项融资政策,共同构成了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闭环,改变行业过去加杠杆扩张的竞争格局,行业转向更加有序的良性竞争。

佳兆业集团锚定城市更新赛道,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市场竞争,走稳每一步成长道路。城市更新转化土储有效降低了其对招拍挂市场的依赖度程度,受集中供地政策影响相对更小;更低的土地成本也有助于公司降低负债水平,以尽快调节各项财务数据达标“三道红线”。

城市更新赛道的绝对优势,不只简单地为佳兆业集团带来业绩提升,还是公司为资本市场评估公司企业信用和综合实力提供的重要依据。展望未来,佳兆业集团将聚焦利润、聚焦大湾区、聚焦城市更新、聚焦降负债,打造穿越周期的“百年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