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张君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近日,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辰集团”,SZ:300972)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整体而言,万辰集团的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盈利规模,实现数倍增长。
与此同时,万辰集团在冲刺港交所上市。今年9月23日,万辰集团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拟募资用于拓展门店网络、加强门店管理,引入更多新产品及拓展至其他品类,提升数字化能力等。

另一方面,万辰集团也在持续分红。仅就2025年上半年而言,该公司就支付股息1.08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发布后,万辰集团亦披露了一则股息派付方案,将合计分红约2833万元。
此外,万辰集团多名高管更是轮番减持,包括该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王丽卿、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王泽宁等。
一、左手现金分红,右手募资扩张
财报显示,万辰集团2025年前三季度的营收约为365.63亿元,同比增长77.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8.55亿元,同比增长917.04%;扣非后净利润约为8.06亿元,同比增长955.27%。
2025年第三季度,万辰集团的营收约为139.80亿元,同比增长44.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83亿元,同比增长361.22%;扣非后净利润约为3.55亿元,同比增长347.34%。
在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的同时,万辰集团还发布了《关于2025年前三季度利润分配预案的公告》,称将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5元,及持有首发前限售股的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每10股1.35元。
2025年11月6日,万辰集团召开2025 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权益分派方案,将向权益分派实施时股权登记日的在册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1.5元,合计派送现金股利2833.37万元。
此前,万辰集团亦曾多次进行现金分红。2022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宣派股息3380万元、3600万元和7200万元,2023年并未分红。2022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分别支付股息3380万元、1.08亿元,合计1.42亿元。
尽管业绩保持增长态势,但随着规模的扩大,万辰集团的增速正在变慢。据贝多商业&贝多财经了解,万辰集团(前称万辰生物)于2022年8月设立南京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进入量贩零售行业,经营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
2022年末,万辰生物成立两家合资公司,与“好想来”和“来优品”品牌团队合作开展量贩零食业务。2023年4月,万辰生物再次成立合资公司南京万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吖嘀吖嘀”品牌团队合作开展量贩零食业务。
2023年9月,万辰生物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万辰集团”。在这个过程中,万辰集团还宣布将该公司旗下来优品、好想来、吖嘀吖嘀、陆小馋合并,合并后的统一品牌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时隔两年,万辰集团将目光瞄准了港交所,并于2025年9月在港交所递表。此次报考港交所上市,万辰集团拟募资用于拓展门店网络、加强门店管理,引入更多新产品及拓展至其他品类,提升数字化能力等。
二、收入增速放缓,一度录得亏损
毫不客气的说,万辰集团正处于高光时刻。
整个2023年,万辰集团的总收入约为92.94亿元,这也是万辰集团布局量贩零食业务第一个完整年度。2023年,万辰集团的零售业务收入约为87.59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4.2%,而2022年的占比则仅为12.1%。
2024年,万辰集团的收入约为323.29亿元,较2023年增长247.86%。其中,零售业务收入约为317.90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98.3%。相比之下,作为早期基本盘的食用菌业务贡献收入约5.39亿元,占比仅1.7%。

此时,食用菌业务仍是万辰集团的增量因素之一。但在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来自食用菌业务的收入约为2.3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2.41亿元下降1.60%,占比由2024年上半年的2.2%下降至1.1%。
特别说明的是,万辰集团曾在2023年一度录得1.76亿元的亏损。相比之下,其2022年、2024年分别录得净利润6785.3万元、6.11亿元。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该公司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约为3927.8万元、-2.81亿元、8.22亿元。
按季度来看,万辰集团202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营收分别约为7.62亿元、14.55亿元、26.84亿元和43.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53.22%、1613.59%、1603.50%和2209.94%。
2023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万辰集团的净利润分别约为5263.35万元、-5820.67万元、-5098.24万元和-2637.09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5170.13万元、-6046.69万元、-5410.94万元和-2088.19万元。
万辰集团在2023年年报中表示,该公司2023年的量贩零食业务实现收入约87.59医院,同比上升13057.81%,剔除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后实现净利润3314万元。其中,仅有2023年第一、第二季度录得亏损,第三、第四季度分别录得一定的净利润。
2024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万辰集团的营收分别约为48.30亿元、60.85亿元、96.98亿元和117.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4.03%、318.30%、261.32%和166.68%,规模同比、环比均保持增长,且于2024年第四季度首次突破100亿元。

对比可知,万辰集团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增长率为534.03%,至第四季度为166.68%。另结合万辰集团财报可知,该公司2025年第一、第二季度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124.02%、93.29%,2025年第三季度更是降至44.15%。
三、门店增长降温,规模不及鸣鸣很忙
不过,万辰集团的开店速度却在变慢。
截至2023年末,万辰集团的量贩零食门店网络共有4726家门店,单店SKU数量约1500多个。而截至2024年末,该公司的量贩零食门店网络共有14196家门店,整体SKU超过2000个。
以此来看,万辰集团2024年的量贩零食门店网络净增9470家,平均每天新开门店25.9家。而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量贩零食门店网络共有15365家门店,较2024年末净增1196家,平均每天新增约6.4家,明显降温。

除了万辰集团外,同样采用量贩模式的鸣鸣很忙(旗下品牌包括“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亦在报考港交所上市。根据鸣鸣很忙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30日,鸣鸣很忙的门店总数约为16783家,要领先于万辰集团。
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的零售额(GMV)约为411亿元,同比增长86.9%。另在2024年度,鸣鸣很忙的GMV约为555亿元。作为对比,万辰集团2024年度的GMV约为426亿元,2025年上半年约为332亿元,均不及鸣鸣很忙。
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的营收分别约为人民币42.86亿元、102.95亿元、393.44亿元和281.24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7165.1万元、2.18亿元、8.29亿元和8.77亿元,均高于万辰集团。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鸣鸣很忙2022年、2023年、2024年度的经调整利润分别约为8149.5万元、2.35亿元和9.13亿元。2025年上半年,鸣鸣很忙的经调整净利润约为10.34亿元,同比增长265.47%。
事实上,无论是鸣鸣很忙,还是万辰集团,均为量贩零食品牌的领导者。从经营模式上来看,二者均是通过授权加盟商通过加盟店进行销售。截至2025年末,鸣鸣很忙的加盟门店共有16759家,万辰集团为15275家,仍有约1500家的差距。
四、多名股东减持,管理层接连套现
在冲刺港交所上市的关键节点,万辰集团多名主要股东却在减持。
其中,王泽宁、王丽卿等控制的漳州金万辰于2025年9月8日至10月27日合计减持万辰集团股票157.8751万股,占该公司总股本的0.8415%,减持均价为175.55元/股,总价约为2.77亿元。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漳州金万辰的股东主要为王泽宁、王丽卿等,二人分别持股53.33%、37.67%。其中,王丽卿为万辰集团董事长兼执行董事,也是王泽宁的姑姑,于2025年7月出任公司董事长。

与之对应的是,2025年3月,万辰集团原董事长王健坤被留置、立案调查。随后,时任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代为履行公司董事长的相关职责。直至2025年7月,王健坤辞职,由其姐姐王丽卿接任。
作为替代,王健坤之子王泽宁接棒万辰集团总经理一职。除了王泽宁、王丽卿外,漳州金万辰的股东还包括蔡冬娜、李博、王松等。其中,蔡冬娜为万辰集团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李博为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王松为副总经理兼技术总监。
2025年10月24日,蔡冬娜亦减持万辰集团2.75万股股份,均价为174.68元/股,合计约480万元。另在2025年6月,王丽卿、李博、王松分别减持4.5万股、7500股、7500股,分别套现约773万元、128万元和128万元,合计超1000万元。

另在今年9月22日,万辰集团发布《关于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称该公司申请解除相关股份限售,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17,699,115股,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9月25日。
事实上,这部分股权为王泽宁参与万辰集团2024年3月定增的股份(17,699,115股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