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金融

捷信消费金融非法裁员遭起诉,自称业务持续快速下落,法院判了

贝多财经    ·  2022-09-13 11:44:27  ·  金融

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或“捷信公司”)涉嫌非法裁员有了证据支撑。

近日,贝多财经了解到,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的《陈*安、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劳动合同纠纷民事一审民事判决书》【(2021)粤2071民初31138号】显示,捷信公司于2021年上半年启动了裁员计划,并发布了《人员优化方案》《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裁员方案》等。


根据该判决书,捷信公司作为被告提交了2020年度审计报告(节选)、CFC(董事会决议);3.关于《人员优化方案》工会意见征询函及附件、捷信公司工会委员会会议纪要、捷信公司《人员优化方案》工会表决函等作为证据。

经审理认定,2021年3月12日,捷信公司向公司工会发出“关于《人员优化方案》工会意见征询函”,以其方需进行敏捷转型,为配合战略部署的实施,其中附件中的《人员优化方案》明确了部分员工的岗位将被撤销。

来源:判决书截图。

同时,捷信公司向岗位被撤销员工提供内部转岗、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等选择方案,对不能完成内部转岗及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员工,该公司将按照经济性裁员的规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最终,捷信公司工会讨论表决后同意执行《人员优化方案》。

捷信公司于2021年4月14日向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用人单位裁减人员情况报告表”,该报告表载明企业用工建立劳动关系2990人,此次拟裁减272人,拟裁减人员时间为2021年4月19日。

裁减人员原因为“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而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人社局回执栏处加盖了该单位印章,并备注意见“你单位裁减人员方案收悉。请依法做好相关工作,不得违法裁员,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值得一提的是,捷信公司在表述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称,“自2020年初受疫情、不利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战略转型阵痛等多方因素影响,公司业务自2019年的最高点开始持续快速下落,目前尚未看到止跌的趋势。2020年几乎处于亏损的边缘”。

捷信公司于2021年4月19日作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裁员方案》,该方案中所罗列的被裁减人员包括陈*安在内。其中,陈*安于2008年7月3日入职捷信公司。2015年3月,陈杰安担任中山分公司负责人,并于2020年由城市经理变更为高级城市业务经理。

随后,捷信公司向陈*安送达“劳动合同解除及离职交接通知书”,其中载明因双方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捷信公司以此为由对陈*安实施经济性裁员,并告知双方劳动合同将于2021年4月30日解除,并支付补偿。

法院认为,用人单位已就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报备,不等于裁减人员方案合法有效。同时,捷信公司未能提交充分依据证明其存在发生不可抗力或出现致使劳动合同全部或部分条款无法履行的其他情况。因此,法院认为捷信公司关于经济性裁员理据不足。

此外,捷信公司未能举证证明经营方针变化与部门或岗位裁撤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且经营方针的调整,属于用人单位的一般性管理行为,属于企业的内部调整,难以定性为“签订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

来源:判决书截图。

基于此,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认定捷信公司违法解雇陈*安,应依法向陈*安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最终,法院判决被告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陈*安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差额293508元。

而在《朱*山、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劳动争议民事一审民事判决书》【(2022)鲁0403民初13号】中,捷信公司则因解除劳动合同一事向朱海山支付经济补偿金145,376元,以及待通知金9200元。

经法院审理判决,确认被告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解除与原告朱*山之间的劳动合同违法。同时,被告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朱*山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赔偿金差额145,375元。

该民事判决书显示,捷信公司辩称,自2020年开始,被告通过董事会决议开始从线下重资产运营,向现场轻资产运营的转型,开启现场化业务模式转型升级,为配合公司战略部署的实施,被告对公司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进行优化。

来源:判决书截图。

同时,线下销售人员以及为线下服务、线下销售人员服务的相关人员的工作岗位,需要撤销企业资产转移公司经营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原告所在的城市业务经理岗位被撤销,双方签订劳动合同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据贝多财经了解,捷信公司是经银保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于2010年开业,全资股东为Home Credit N.V.(捷信集团)。而在2019年7月15日,捷信集团曾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材料,并于同年9月通过聆讯。

但,捷信集团最终选择了撤回IPO申请。此前招股书显示,截至2019年6月30日,捷信旗下捷信消费金融的总贷款为132.61亿欧元,同比增长10.25%;经营收入为12.76亿欧元,同比增长3.4%;收入净额为1.05亿欧元。

此后的2021年上旬,捷信被爆料存在非法裁员情况。据媒体报道,捷信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称,2021年3月16日,捷信开始启动与此次受到影响的员工的协商工作(并非单方面终止),并为受到影响的员工提供了超过法律标准的最佳经济补偿方案。

捷信公关部人士则表示,“我们有一个2023的战略,我们是从线下往线上做一个数字化的转型。公司的结构,包括产品的结构都会做个调整。我们在人员优化或者裁员过程中,消费者的通道是不会受到影响的。”

来源:媒体报道。

在此期间,捷信的业绩表现也出现“大跳水”。2021年,捷信集团的营业收入为21.35亿欧元,较2020年的31.99亿欧元同比下降33%,其中中国区的收入占比达53%;净亏损3.03亿欧元,2020年净亏损为5.84亿欧元。



括中国区在内,捷信集团2021年全年的消费贷款业务净亏损为3.09亿欧元,而2020年同期亏损为5.77亿欧元。据了解,捷信集团消费金融业务的主体主要包括捷信公司、深圳捷信信驰咨询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一号咨询有限公司等。

此外,还有媒体报道称捷信正寻求股权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