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消费

云知声临门一脚不敢踹:科大讯飞指其数据造假,业绩持续增长存疑

贝多财经    ·  2021-02-20 10:23:20  ·  消费

又一企业终止科创板上市。2月1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云知声和其保荐人中金公司于2021年2月18日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IPO申请文件。根据规定,上交所决定终止云知声的发行上市审核。

在此之前,存在较大争议的柔宇科技也曾撤回了科创板IPO的申请。上交所曾于2月10日公告称,终止对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柔宇科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公开信息显示,云知声成立于2012年,于2020年11月3日递交招股说明书,拟在科创板上市。与柔宇科技相似的是,云知声的商业化道路也处于初级阶段,在过去三年半的时间内累计亏损高达7.9亿元。

云知声临门一脚不敢踹:科大讯飞指其数据造假,业绩持续增长存疑


在提交IPO申请前,云知声完成了8轮融资,估值达到12亿美元。据了解,云知声的投资方包括启明创投、高通创投、浙大联创投资、京东、奇虎360、中金公司、东方证券、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等。

根据招股书,启明创投通过明富投资持股10.36%,为云知声最大外部机构股东;挚信资本持股10.22%,磐谷创投通过和易谷雨持股9.84%,京东、360、高通企业分别持股3.73%、2.24%、2.04%。

被科大讯飞“硬刚”

据了解,云知声靠语音起家,医疗语音交互系统是其“成名作”。云知声宣称,其语音识别率为97至98%。不过,贝多财经发现,云知声曾被同样从事语音相关业务的科大讯飞“打假”。

此前,云知声在招股书中援引灼识咨询数据称,其通过与格力等白电巨头合作,市场占有率高达70%;在智慧医疗领域,其语音病历录入系统优势地位显著,市场占有率高达70%,病历质控系统逐渐发力,目前市场占有率约30%。

科大讯飞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云知声关于其语音病历市场占有率高达70%的表述严重失实。同时,科大讯飞还从覆盖医院数量、收入、公/私有云等维度列举详细数据对比,以佐证其观点。

不过,也有分析表示,数据来源与统计口径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因此,无论是科大讯飞的反驳,还是云知声援引的灼识咨询数据,相对而言都无法判定准确与否。

贝多财经发现,对于科大讯飞的“打假”,云知声方面并未进行驳斥。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媒体表示,“科大讯飞质疑云知声数据并不十分扎实,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拿出相关证据和数据,回应市场质疑。”

值得一提的是,原锤子科技创始人罗永浩主导的2013年3月“锤子ROM”发布会召开。有媒体报道称,云知声击败科大讯飞成为“锤子ROM”语音解决首选方案。

由于环境噪音干扰,罗永浩现场几次多次现场演示语音控制均告失败,但云知声创始人事后梁家恩还对媒体表示,依然很感谢老罗“把云知声带到了国家会议中心的大屏幕上。”

营收结构发生转变

业绩方面,2017年、2018年、2019年,云知声的营收分别为6114.07万元、1.97亿元与2.19亿元,对应的净亏损分别为1.73亿元、2.13亿元与2.79亿元。2020年上半年,其实现营收8468.93万元,净亏损1.06亿元。

云知声临门一脚不敢踹:科大讯飞指其数据造假,业绩持续增长存疑


根据招股书披露,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是云知声营收的主要来源,2017年至2019年的贡献占比均超过60%。而在2020年上半年,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的营收占比降至28.15%,低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67.17%的营收占比。

从数额上来看,云知声智能语音交互产品2017年至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5926.07万元、1.56亿元、1.37亿元、2383.73万元,先增后降。云知声表示,该板块收入下滑主要原因是智能语音模组出货量大幅下降。

营收结构变化,也致使云知声的前五大客户由此前的智能硬件相关公司,在2020年上半年变成了大型地产公司、园林公司、医疗科技公司等,主要与智慧物联解决方案相关。

信息显示,云知声曾在2019年宣布,与世茂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合资设立子公司云茂互联,探索在酒店、社区等场景下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达成合作后,世茂集团及其子公司为云知声贡献了不少收入。

按照招股书中数据计算,在过去三年半的时间内,云知声累计亏损金额高达7.9亿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其未分配利润为-4.63亿元。云知声坦言,“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公司未弥补亏损将持续扩大”。

研发拖累业绩增长

持续的研发投入是云知声产生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2017年、2018年、2019年与2020年上半年,其研发投入分别约为1.0亿元、1.5亿元、2.58亿元与9242万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63.55%、77.62%、117.78%与109.14%。

根据介绍,研发费用主要包括薪酬及劳务报酬费、技术服务费。招股书显示,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的平均研发人员数量为325人,研发人员的人均薪酬为17.43万元,研发人员占比为68%。

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云知声的在研发项目主要包括AIOS服务开放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加速器及芯片研发、车规级语言人工智能芯片及解决方案。其中,芯片研发被其列为重中之重。

根据公开信息,云知声在2015年启动“造芯”计划,并于2018年5月就推出了首款AI语音芯片“雨燕”,成为行业内首家宣布造芯并成功量产的AI语音公司。

除了“雨燕”外,云知声还研发了面向家居领域的第二款升级版芯片“蜂鸟”系列、车规级芯片“雪豹”,并启动了具备“图像+语音”多模态交互功能的芯片“海豚”的研发。

早在2018年,云知声IoT事业部副总裁李霄寒曾对媒体表示,要不计成本,投入芯片研发。目前面向IoT场景的AI芯片“雨燕”和“蜂鸟”系列已经开始量产和规模销售,“雪豹”车规级芯片仍在进行稳定性测试。

云知声临门一脚不敢踹:科大讯飞指其数据造假,业绩持续增长存疑


本次奔赴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云知声拟募集资金约9.12亿元,其中计划投入3.17亿元用于“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平台建设项目”的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

临门一脚不敢踹

持续的投入,致使云知声主营业务的毛利率长期低下,对盈利水平有所牵制。数据显示,2017、2018年、2019年,其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11.41%、24.97%、26.28%,远低于行业同期均值的48.13%、47.58%、48.84%。

除了研发外,云知声投入销售的费用占比也在逐渐增加。根据招股书,其2019年的销售费用为5649.45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25.77%,较2018年的14.76%上升了11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37.63%。

面临种种质疑,云知声已然千疮百孔。此前,央广网援引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称,“大规模数据失实,特别是容易被检视的数据失实,对于公司和券商来说都是得不偿失,而且也会在制作招股书时考虑其风险”。

据了解,云知声的IPO申请文件于2020年11月3日获得受理,同年12月1日更新为“已问询”。若要实现上市,还需要经历上市委会议、提交注册等。但还未能等到下一阶段,云知声便已经终止了上市申请。

根据新京报报道,对于云知声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云知声总经理黄伟告诉记者,“先发展业务,再看看”,停止审核主要是公司业务发展的考虑,希望抓紧时间把业务做好。

据贝多财经了解,黄伟也是云知声的控股股东之一。招股书显示,IPO前,云知声实控人为黄伟、云知声创始人兼董事长兼副总经理梁家恩以及公司董事康恒构成的一致行动人,直接和间接持股38.8391%。

其中,黄伟通过云盛信息作为普通合伙人的云思尚义持有27.566%股权,控制的云盛信息作为普通合伙人的云创互动持有4.35%股权,合计持有31.92%股权;梁家恩直接持股4.3266%,康恒直接持股2.596%。

云知声临门一脚不敢踹:科大讯飞指其数据造假,业绩持续增长存疑


云知声的前身云知声有限(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由梁家恩、康恒于2012年6月共同出资设立,黄伟以兼任首席战略官的身份加入云知声。此前,黄伟曾为网秦旗下上海吟隆的董事长、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