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IPO

沐曦股份IPO提交注册,拟募资39亿元,上半年收入增长超400%

贝多财经    ·   2025-10-28 15:53:45  ·   IPO  ·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10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的信息显示,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沐曦股份”)上会并顺利通过。同日,沐曦股份就递交了招股书(注册稿),进入“提交注册”阶段,速度不可谓不快。


据贝多商业&贝多财经了解,沐曦股份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招股书,报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此次报考上市,沐曦股份计划募资约39.04亿元,将用于新型高性能通用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新一代人工智能推理GP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10月24日,沐曦股份就迎来上会,历时不到4个月。同样,和沐曦股份处于同一赛道的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摩尔线程”)亦于2025年6月30日递交招股书,报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


本次报考上市,摩尔线程计划募资80亿元。9月26日,摩尔线程上会并顺利通过,历时不到3个月。同日,摩尔线程就提交了招股书(注册稿)。截至目前,摩尔线程、沐曦股份暂未获得证监会下发的注册批复。

此次上会,上市委会议现场主要关注了摩尔线程和沐曦股份的未来经营问题。其中,要求摩尔线程结合目前市场GPU 相关产品主要厂商的技术路线差异、市场竞争格局和贸易环境影响,说明公司的竞争优劣势,未来经营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

同样,要求沐曦股份结合目前 GPU 厂商的技术路线差异、市场竞争格局、国际贸易环境、下游客户细分领域市场开拓情况,说明公司采用兼容 CUDA 生态的竞争优劣势,以及未来经营存在的潜在风险和应对措施。

其次,要求沐曦股份结合同行业公司可比情况,说明报告期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及存在部分逾期的合理性;部分客户销售合同设置“背靠背”等特殊条款的情况和原因,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相比之下,要求摩尔线程结合报告期内主要客户情况、收入确认时点和方式、经销商采购和产品消化情况、终端客户使用情况等,说明相关产品收入确认是否准确,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

据招股书介绍,沐曦股份致力于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的全栈GPU产品,并围绕GPU芯片提供配套的软件栈与计算平台。

沐曦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其主要国内竞争对手包括以海光信息、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为代表的通用型计算架构(GPU)芯片设计企业,和以华为海思、寒武纪、昆仑芯、燧原科技等为代表的专用型计算架构(ASIC/DSA)芯片设计企业。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度以及2025年第一季度,沐曦股份的营收分别约为42.64万元、5302.12万元、7.43亿元和3.20亿元,净亏损分别约7.77亿元、8.71亿元、14.09亿元和-2.3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7.84亿元、-8.90亿元、-10.44亿元和-2.19亿元。


经审阅,沐曦股份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约为9.15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81亿元增长404.51%;净利润约为-1.86亿元,2024年同期约为-5.1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约为-2.02亿元,2024年同期约为-4.99亿元。

特别说明的是,沐曦股份多名高管出身于美国半导体跨国公司——AMD(中文名:超威半导体)。其中,沐曦股份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维良曾于2007年1月至2020年8月任超威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即“超威半导体”)高级总监。

同时,沐曦股份董事、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CTO)彭莉曾于2007年7月至2020年9月任超威半导体企业院士,沐曦股份董事、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杨建曾于2007年1月至2019年11月任超威半导体企业院士。

另外,杨建还曾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任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旗下)架构师,2020年4月至2020年9月任海思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旗下)架构师。直至2020年9月,杨建才加入沐曦股份。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沐曦股份成立于2020年9月,于2025年1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3.6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陈维良,主要股东包括上海骄迈、陈维良等。


本次上市前,上海骄迈为沐曦股份的控股股东,直接持股13.30%,通过上海曦骥、陈维良分别控制5.59%、4.05%,合计控制22.94%的股权。其中,陈维良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合计控制沐曦股份22.94%的股权。

除此之外,沐曦股份的股东还包括混沌投资、葛卫东、经纬创投、和利资本、红杉资本、引领区基金等。其中,葛卫东是私募大佬,也是混沌投资董事长,在位列多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