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近日,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纳百川”)递交招股书(注册稿),正式提交注册。据贝多商业&贝多财经了解,纳百川的上市申请材料于2023年9月获得受理,准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本次报考上市,纳百川原计划募资8.29亿元,将用于纳百川(滁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60万台套水冷板生产项目(一期)、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而2025年8月上会之时,纳百川变更了募资金额,以及募投项目。其中,募资金额下调至7.29亿元,募投项目删掉了“纳百川(泰顺)新能源有限公司泰顺生产基地扩产项目”,该项目原计划投入1亿元。
2025年8月,纳百川上会并顺利通过。特别说明的是,上市委会议现场重点关注了纳百川的业绩增长问题,要求其说明预测2025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05%的谨慎性及合理性。
与之对应的是,纳百川2022年至2024年的业绩复合增长率并不高。根据招股书,纳百川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度的营收分别约为10.31亿元、11.36亿元和14.37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约为3.37亿元。
据此计算,纳百川2022年至2024年的营收复合增长率约为18.07%(2023年、2024年分别同比增长10.21%、26.48%)。此前数据显示,其2021年的营收约为5.20亿元,2022年较之增长98.37%。
相比之下,纳百川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分别约为1.13亿元、9825.49万元和9542.8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1.11亿元、8925.78万元、8804.38万元和1391.38万元。

不难发现,纳百川的净利润规模在2023年、2024年还连续两年出现了下降。其中,2022年的净利润约为1.13亿元,2023年则同比下降13.29%至9825.49万元,2024年减少至9542.88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亦呈现同样的下降趋势。
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4 年修订)》,纳百川仅符合“最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金额不低于5000万元”和“最近一年营业收入金额达到 3 亿元的企业”,并不满足“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5%”的指标。
而据最新招股书,经审阅,2025年上半年,纳百川的营收约为7.43亿元,同比增长45.88%;扣非后净利润约为3128.28万元,同比增长39.14%,主要系下游需求增长,发行人自身产销规模提升所致。
同时,纳百川预计其2025年度的营收约为17.37亿元,较2024年的14.37亿元增长20.86%;预计归母净利润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9.72%;预计扣非后净利润约为1.00亿元,同比增长14.05%。
据招股书介绍,纳百川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燃油汽车动力系统热管理及储能电池热管理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池液冷板、电池集成箱体、燃油汽车发动机散热器、加热器暖风等。
纳百川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是宁德时代的战略供应商,产品配套供应T公司、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零跑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汽荣威、东风日产、奔驰、大众、奇瑞汽车、赛力斯等多家汽车品牌。
而早前招股书则显示,纳百川的产品配套供应特斯拉、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不难发现,“特斯拉”字样被其更改为“T公司”。据贝多商业&贝多财经梳理,纳百川在此前招股书合计提到“特斯拉”12次,而今则消失不见。
目前,纳百川拥有浙江温州、安徽马鞍山、安徽滁州三处生产基地,超20万平方米生产场地。纳百川方面曾表示,该公司的安徽滁州生产基地仍在开展后续建设,并规划在四川布局生产基地。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纳百川成立于2007年10月。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8375.22万元,法定代表人为陈荣贤,主要股东包括陈荣贤、张传建、温州纳百川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等。

据招股书披露,纳百川的前身为泰顺纳百川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后更名为“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由张丽琴、陈荣波、张传建共同出资设立。设立之初,该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80万元,三人分别持股70%、15%和15%。
本次上市前,陈荣贤直接持股24.96%,陈超鹏余直接持股5.18%。同时,陈荣贤和张丽琴通过纳百川商业管理间接持股13.21%,通过纳百川科技间接持股12.12%,陈荣贤通过鑫澳科技间接持股0.11%。
其中,陈荣贤、张丽琴、陈超鹏余、张传建、陈荣波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陈荣贤和张丽琴系夫妻关系,陈超鹏余系陈荣贤与张丽琴之子。因此,陈荣贤、张丽琴、陈超鹏余合计持有纳百川55.58%的股份,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目前,陈荣贤为纳百川董事长、总经理,1993年3月出生的陈超鹏余为该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