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IPO

奇瑞汽车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销量稳居行业前列,开启发展新篇章

贝多财经    ·   2025-09-09 11:07:46  ·   IPO  ·  

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国产自主品牌“老将”奇瑞汽车,离港股上市只差临门一脚。

贝多商业&贝多财经获悉,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奇瑞汽车”或“奇瑞”)已于2025年9月7日通过港交所聆讯,并披露了聆讯后的资料集(招股书),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和广发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根据证监会此前披露的备案通知书,本次报考港股IPO,奇瑞汽车拟发行不超过6.99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该公司18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20.16亿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港交所上市流通。


早在2025年度干部大会上,奇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便将“高质量上市”定为奇瑞今年发展的首要任务,并计划同步完成年度经营目标、关键能力提升和重大关键技术突破等三大年度目标。

此番登陆港股市场,无疑为奇瑞汽车深化拓展产品序列、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加速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拥抱全球出行变革打下了坚实的资本基础。站在全新的发展起点上,奇瑞汽车能够讲出哪些创新与转型的新故事?

一、增速喜人,销量稳居市场前列

招股书显示,奇瑞汽车是一家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乘用车公司,多年来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了多样化且不断扩展的乘用车产品组合,包括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满足国内外市场用户的不同及不断变化的需求和喜好。

奇瑞汽车在全球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截至2025年3月末共在国内拥有3663个经销商网点,覆盖逾310个城市;在海外有2958个经销商网点,遍及亚洲(中国除外)、欧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过去的2024年奇瑞汽车以突破229.5万辆的全球销量,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第二,并跻身全球乘用车销量第十一位,且旗下共有8款车型的平均月销量超过10000辆,全品类、全市场均衡向上。


从成长性的角度来看,奇瑞汽车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激增265%,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29%,国内市场、海外市场销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一家各项销量涨幅均超过25.0%的乘用车公司。

具体到细分市场,奇瑞汽车2024年的国内乘用车销量较2023年增长56.0%,新能源汽车销量也实现了277.3%的同比增长,两项指标均在中国前十大乘用车公司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自2001年出口首辆汽车以来,奇瑞汽车便积极押注海外市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公司的乘用车已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已超1300万辆,自2003年以来连续22年保持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第一。

其中,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地区是奇瑞汽车的“主战场”,2024年品牌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第一;同时在北美及亚洲(不含中国)市场排名第二。2024年,奇瑞汽车的海外收入已达978.68亿元,占总收入的39.7%。


二、多元布局,业绩表现捷报频传

奇瑞汽车将市场洞察及多样化的客户喜好融入产品定义、设计和开发中,旗下目前拥有奇瑞、捷途、星途、iCAR和智界五大乘用车品牌,在大众汽车市场、中高端汽车市场和豪华汽车市场均有涉猎,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


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即“报告期”),奇瑞汽车来自上述五大品牌的乘用车销售收入分别为825.11亿元、1512.28亿元、2468.22亿元和616.39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9.1%、92.7%、91.5%和90.3%。


凭借不断扩大的品牌组合和多样化的产品序列,奇瑞汽车的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在乘用车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取得了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定价。该公司的乘用车平均售价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提升了33.5%,实现稳步增长。

在销量与价格的双重保障下,奇瑞汽车的业绩得以快速攀升,收入由2022年的926.1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698.9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70.7%;2025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收入亦同比增长24.3%至682.23亿元。


横向对比国内已上市的自主乘用车品牌可知,比亚迪2025年第一季度的收入为1703.60亿元,继续领跑国内市场;与奇瑞汽车处于同一梯队的吉利汽车实现收入724.95亿元;而长城汽车的收入则微降至400.19亿元,规模不及奇瑞。

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即“报告期”)奇瑞汽车的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元、143.34亿元和47.26亿元,其中2025年一季度的利润较上年同期的24.76亿元实现了翻倍增长。


按照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奇瑞汽车报告期内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8.06亿元、104.44亿元、163.50亿元和48.57亿元;经调整EBITDA分别为91.11亿元、162.86亿元、238.27亿元和74.64亿元,盈利能力得以持续巩固。

三、加码研发,技术拓宽合作边界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深化发展趋势下,盈利能力逐渐被视为衡量车企健康运转能力的重要指标。奇瑞汽车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产品组合的策略,使得该公司2024年以来的新能源汽车毛利水平已得到显著改善。

具体来看,奇瑞汽车新能源车型2024年的毛利率转正至0.5%。进入2025年后,奇瑞进一步执行降本增效策略,叠加电池采购成本等原材料成本下降等影响,该公司的新能源汽车毛利率进一步增长至5.7%。


另据奇瑞最新发布的8月销量报告,奇瑞汽车2025年8月的销售汽车24.27万辆,同比增长14.6%;其中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53.1%至7.12万辆,进入月度国内企业“行业四强”;前八个月累计售出新能源汽车49.60万辆,同比增长81.8%。


在奇瑞汽车看来,该公司新能源销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技术奇瑞”的赋能。报告期各期,奇瑞分别在研发领域投入资金36.46亿元、66.64亿元、92.43亿元和22.72亿元,三年半内的累计研发支出超218亿元。


奇瑞汽车构筑了全方位的技术堆栈,包括动力总成系统“鲲鹏动力”、汽车开发平台“火星架构”、智能座舱系统“雄狮智舱”等。在7月举行的成都车展上,其热效率突破48%的鲲鹏天擎混动专用发动机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此外,奇瑞汽车还与华为签署了智界品牌战略2.0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投入超过100亿元资金,将研发团队规模扩充至5000人,并设立独立的智界新能源公司,实现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运行,构筑更广阔的自主发展空间。

业界与消费者期待,奇瑞汽车能够借助登陆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支持,在未来进一步扩大产品组合、提高核心技术能力、拓展海外市场并深化全球化策略,书写国产自主乘用车的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