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7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关于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的公告》,共有12家公司上榜。其中,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8家,深圳证券交易所4家,涉及公司IPO受理时间主要集中在2025年6月,仅有1家为2025年5月。

据贝多财经了解,这家5月申报IPO的公司为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裕集团”),准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本次报考上市,长裕集团计划募资7亿元,将用于4.5万吨超纯氧氯化锆及深加工项目、年产1万吨高性能尼龙弹性体制品项目等。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长裕集团成立于2019年4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前身为长裕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长裕集团的注册资本约3.67亿元,法定代表人为刘其永,主要股东包括刘其永、姜益军、刘策、付中文等。

据招股书披露,刘其永、刘策父子为长裕集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二人合计控制该公司53.20%的表决权。其中,1959年出生的刘其永为长裕集团董事长、总经理;1984年出生的刘策为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兼任迪凯凯新材料及迪凯凯环保董事长等职务。
长裕集团成立之初,天施益、刘其永、蒋益军、刘策、付中文等20名股东共同出资1亿元。其中,天施益、刘其永、蒋益军、刘策、付中文分别持股33.00%、31.90%、10.0%、8.16%和5.78%,其他单个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不足5%。
此后,天施益将所持股权转让给长裕集团的员工持股平台青岛鼎易、青岛舜隆、青岛宏瑞达等,四者的持股比例变成28.00%、2.26%、1.73%和1.01%;并进一步转让给刘其永、付中文、蒋益军、刘策等,不再持有长裕集团的股权。
转让完成后,刘其永、蒋益军、刘策、付中文分别持有长裕集团38.90%、11.47%、9.36%、6.77%的股权,形成了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其中,刘其永、刘策父子合计控制该公司53.20%的表决权。

据招股书介绍,长裕集团致力于锆类产品、特种尼龙产品、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氧氯化锆、碳酸锆、氧化锆、纳米复合氧化锆、特种尼龙、长碳二元酸、长碳链二元醇及长碳链二甲酯等。
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和2024年,长裕集团的营收分别约为人民币16.69亿元、16.07亿元和16.37亿元,净利润分别约2.55亿元、1.89亿元和2.08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2.67亿元、1.84亿元和2.01亿元。

按业务结构来看,长裕集团的营收主要来自锆类产品、特种尼龙产品等。报告期内,该公司的锆类产品收入分别约为12.63亿元、11.58亿元和11.54亿元,占比分别为76.17%、72.43%和70.85%。
招股书显示,长裕集团的业绩有所波动。具体而言,该公司2023年的营收约为16.07亿元,较2022年的16.69亿元减少3.67%。2024年,长裕集团的营收微增至16.37亿元,但仍低于2022年的16.69亿元。
与此同时,长裕集团的毛利率和净利润规模也呈现相似的变动趋势。其中,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约为28.05%、22.84%和23.37%。2024年,长裕集团的净利润约为2.08亿元,较2023年的1.89亿元增加10.01%,但低于2022年的2.5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