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贝多财经
7月1日,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同宇新材”,SZ:301630)开启申购,将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本次上市,同宇新材的发行价为84.00元/股,发行数量为1000万股。

据此计算,同宇新材的募资总额约为8.4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资净额约为7.6亿元。特别说明的是,同宇新材原计划募资13亿元。这意味着,该公司的募资金额相对缩减4.6亿元,按募资净额计则为缩水5.4亿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同宇新材的上市申请于2022年6月获得受理,2023年4月,同宇新材上会并顺利通过,拟募资13亿元,其中12亿元将用于江西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江西同宇”)年产20万吨电子树脂项目(一期),1亿元补充流动资金。

就江西同宇年产20万吨电子树脂项目(一期)而言,项目拟投资15亿元,主要用于新建生产车间、仓储、购置生产设备及配套设施,扩大公司电子树脂产品的生产规模,增加公司重点产品生产能力。
根据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期为18个月,以季度为单位将在“第6个季度”投料试车、试运营。据介绍,该项目将建成年产15.2万吨电子树脂产线,计划于2024年投产。最终,于2024年7月建成投产。


天眼查信息显示,江西同宇成立于2021年3月,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由同宇新材全资控股。而同宇新材成立于2015年12月,位于广东省肇庆市,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张驰,主要股东包括张驰、苏世国等。

据招股书介绍,同宇新材的主营业务为电子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应用于覆铜板生产,产品主要包括MDI改性环氧树脂、DOPO改性环氧树脂、高溴环氧树脂、BPA型酚醛环氧树脂、含磷酚醛树脂固化剂等系列。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同宇新材的营收分别约为11.93亿元、8.86亿元和9.52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1.88亿元、1.64亿元和1.4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约为1.86亿元、1.60亿元和1.40亿元。

不难发现,同宇新材的收入由2022年的11.93亿元减少25.70%至2023年的8.86亿元,后同比增长7.47%至2024年的9.52亿元。就规模而言,同宇新材2024年的营收仍低于2022年,较之存在2.4亿元的差额。
与此同时,同宇新材的净利润规模连续两年下降。具体来看,该公司2022年的净利润约为1.88亿元,而2023年、2024年分别下降至1.64亿元和1.43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同宇新材的净利润延续减少态势,同比减少4.43%至3314.90万元。
同宇新材在招股书中表示,2025 年 1-3 月(第一季度),同宇新材的产品销量约为1.41万吨,同比增加 40.13%,主要系江西同宇产能增加所致。而因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该公司下调了产品的销售价格。
多重因素叠加下,同宇新材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长25.60%。但受江西同宇固定资产折旧摊销等制造费用大幅增加的影响,营业成本增加38.49%。同时,期间费用增长6.96%,导致2025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下降4.43%。

而基于2025 年第一季度已实现经营业绩、在手订单及公司的业务进展等情况,同宇新材预计其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约为6.15亿元,同比增长29.09%;归母净利润约为7820.61万元,同比增长4.11%;扣非后净利润约为7810.23万元,同比增长7.77%。

就期间费用而言,同宇新材的管理费用明显高于研发费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该公司的研发投入分别约为1493.12万元、3790.18万元和4436.29万元,研发费用率(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88%、2.23%和1.25%。

同期,同宇新材的管理费用率分别约为3.13%、4.28%和4.66%,约为同期研发费用率的两倍。另外,同宇新材列举的可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对应的研发费用率分别约为4.15%、4.06%和3.95%。

对于研发费用率低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同宇新材方面称,主要系该公司主营业务突出,产品应用领域和主要客户较为集中,研发成果转化率较高,同时产能紧张不具备大规模中试条件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