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兰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兰疫苗”)披露的公告显示,该公司于2022年2月8日开启网下、网上申购,本次发行价格为56.88元/股,拟首次公开发行4001.00万股,预计募集资金净额约为22.44亿元。
据贝多财经了解,华兰疫苗的母公司为A股上市公司华兰生物(SZ:002007)。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华兰生物持有华兰疫苗75%的股权,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安康为实际控制人。
华兰生物方面称,其主营业务主要涉及血液制品、疫苗制品两大板块,其中疫苗制品业务全部由控股子公司华兰疫苗运营。本次分拆上市后,华兰生物、华兰疫苗将分别聚焦血液制品、疫苗制品业务,主业结构更加清晰,有利于各自更加迅速地对市场环境作出反应,降低多元化经营带来的负面影响。
同时,华兰疫苗将借此实现与资本市场的直接对接,发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功能和优势,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灵活性、提升融资效率,从而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为华兰疫苗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据介绍,华兰疫苗的主营业务为人用疫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其主营业务产品包括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等。
据智慧芽数据显示,华兰疫苗共有近30件专利申请,其中有效专利为12件。从专利类型上看,该公司约90%为发明专利。通过分析可知,该公司现在的专利布局,主要专注于结合疫苗、免疫原性、表达系统和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技术领域。
财务方面,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度,华兰疫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03亿元、10.49亿元和24.2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3.86%;净利润分别为2.70亿元、3.75亿元和9.25亿元,盈利状况良好。
华兰疫苗在招股书中称,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上市。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疫苗的研发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尤其在流感疫苗方面,公司的研发、技术优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2018-2020年度,华兰疫苗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流感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和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汉逊酵母)的生产和销售;其中,流感疫苗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86.87%、99.42%和99.81%,占比较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2018年度,华兰疫苗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国内独家上市,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收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74.73%,2019年度、2020年的占比分别为92.59%、96.68%,销售收入分别增长3.71亿元、13.75亿元。
2018-2020年度,华兰疫苗流感疫苗的销量分别为858.3万支/瓶、1063.9万支/瓶、2174.8万支/瓶,复合增长率59.2%。据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旗下的生物制品批签发信息平台数据,2018年至2020年,华兰疫苗流感疫苗的市占率分别为52.8%、42%、40%。
同期,华兰疫苗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量分别为512.2万支/瓶、836.1万支/瓶、2062.4万支/瓶。不过,其市场占有率则从2018年的100.00%,降至2019年的86.10%,进一步下降至2020年的61.41%。
2021年1-9月(前三季度),华兰疫苗的收入为13.93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11.08亿元增长25.71%;净利润5.2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12亿元增长28.27%。据介绍,华兰疫苗的收入季节性较为明显,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第三、四季度。
2020年1-6月、2021年1-6月,华兰疫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2.89万元和1090.5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2637.90万元和-2.90亿元。华兰疫苗称,其2021年1-9月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几乎全部来自第三季度。
数据显示,2021年第三季度,华兰疫苗的营业收入为13.82亿元,同比增长24.30%;净利润5.57亿元,同比增长27.16%;扣非后净利润5.51亿元,同比增长29.02%。华兰疫苗认为,这主要来自公司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销量的增长。
对于整个2021年,华兰疫苗预计2021年全年的营收为19.41亿元至26.69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0%-10%;归母净利润预计为7.40亿元至10.17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0%-10%;扣非净利润预计为7.10亿元至9.80亿元,同比变动幅度为-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