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3岁幼童被指“偷窃”好想来零食千元商品,万辰集团自顾不暇

贝多财经    ·   2025-11-19 10:06:41  ·   商业  ·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一场由两块泡泡糖引发的争执,再次将好想来零食店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一名来自江苏苏州的网友表示,自家3岁孩子在“好想来零食乐园”拿了两块泡泡糖未付款,孩子母亲发现后及时归还道歉,并赔付了60元。然而,店家却称近日店内丢失的数千元商品均为该幼童所为,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事发后,好想来方面称已成立专项工作组核查事件,承诺调查结论出具后通报公众,有关部门亦称已关注到相关事件并高度重视。但十天过去,截至2025年11月18日,该公司、涉事门店等均未公开最终处理结果。

风波背后,是好想来零食店母公司福建万辰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辰集团”,SZ:300972)在“低价揽客”加盟扩张过程中暴露出的又一量贩零食服务质量与供应链管理困境。

这家于9月23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A+H”双资本平台运作的量贩零食巨头,在三年“卷”出1.5万家零食店的同时,正承受激进扩张带来的加盟商生态失衡、投诉与处罚频发、现金流吃紧等多重压力。

在零食折扣店红利逐渐退潮的当下,万辰集团及其旗下的好想来零食店已然站在了存量竞争的十字路口。比起规模扩张、以量压价的短期打法,资本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其如何讲好产品品质与服务价值的长期故事。

一、风波再起,门店服务管理频失控

根据当事人描述,11月7日当天孩子母亲带着自家3岁小孩和另一名小孩外出,母亲在店外购物时,两名幼童自行进入了“好想来零食乐园”闲逛,期间拿起两块泡泡糖未结账便离开。

母亲发现上述情况后,立即带孩子返回好想来超市将泡泡糖退回道歉,并按照店家要求支付了上一位顾客60元的购物金额作为赔偿。然而,赔付后店家却声称近期店内价值数千元商品丢失一事均为该幼童所为。

该网友表示,孩子父亲赶到现场后与店家展开争论,要求对方提供监控视频佐证上述指控,直言“只要监控证明真是他拿的,十倍、一百倍我们都赔”,但店家始终未提供监控证据,反倒指责家长“抠字眼”,直接导致双方矛盾激化。


涉事门店老板则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网络上“店家指控小男孩拿上千元零食”的说法是不实信息,自己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并表示家长赔偿60元后又在门店内质疑赔偿金额,报警后民警介入协调,最终门店退还50元。

门店老板补充称,门店已将相关视频提交锦溪镇宣传部,好想来公司舆情部也已介入,会去派出所取证。好想来官方热线工作人员亦表示已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核查事件,但在正式调查结论出来前,不方便透露任何未经确认的信息。

贝多商业&贝多财经注意到,这已是好想来品牌今年以来第三起因门店服务引发的大规模争议。4月曾有网友发帖称,好想来广财荣创店店员曾以矿泉水有提手、毛利低等为由拒绝提供塑料袋,并公然辱骂消费者。

仅过了三个月,一则“好想来零食店店员向顾客下跪道歉”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据悉,事情的起因是涉事顾客临时加购商品,收银员提议优先为顺位顾客结算,招致涉事顾客“被插队”的不满,为避免投诉,收银员向该顾客下跪致歉。

上述两起事件发酵后,好想来方面的回应大同小异,均表示将“加强员工沟通与服务意识培训”。但屡屡出现的门店服务争议,无疑将该品牌在门店督查、末端管理、员工培训等多个维度的漏洞暴露无遗。

二、扩张拐点,加盟闭店潮悄然蔓延

实际上,好想来品牌的母公司万辰集团是量贩零食不折不扣的“跨界玩家”。其前身万辰生物最初专注于食用菌的产业化种植,直到2022年8月才设立南京万兴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进入量贩零售行业,经营量贩零食品牌“陆小馋”。

此后的几年间,万辰生物‌将“好想来”“来优品”“吖嘀吖嘀”等量贩零食品牌纳入旗下‌,并统一整合为定位“超级门店·零食乐园”的“好想来品牌零食”,还将公司名称变更为万辰集团,实现了从温室大棚到超市货架的转型。

万辰集团在招股书中援引灼识咨询资料,称自己为中国领先且增长最快的规模零食饮料零售商。按照2024年零食饮料GMV计算,其好想来品牌位列中国零食饮料零售品牌榜首,也是中国首个全国门店破万的量贩零食饮料零售品牌。


截至2025年6月末,万辰集团的门店网络达15365家,覆盖中国29个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不过其中加盟店占比高达99.4%,自营门店仅90家。换而言之,该公司的门店扩张路径高度依赖加盟模式。


为了吸引加盟商入驻,万辰集团举起了“0管理费、0服务费、0加盟费,只要2万保证金”的大旗,但细究好想来品牌的加盟要求可知,大于120平的门店面积要求,外加装修、租金、人工等必要支出,就已经在无形中拉高了加盟成本。


随着市场日趋饱和,好想来加盟商身上的“成本+销售”双端压力只多不少。有加盟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阶段门店黄金区位早已被占领,两年前开店时回本周期约一年左右,而如今新店的回本周期已拉长至三年半。

面对区域内卷严重、单店客流量被大幅分流等不利影响,不少加盟商的态度由“好想来”变成了“好想跑路”。仅2025年上半年,万辰集团关闭的加盟店就达到了290家,闭店数量甚至高于2024年全年的208家。


不仅如此,万辰集团2024年的量贩零食门店网络净增9470家,平均每天新开门店25.9家。而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的量贩零食门店网络仅较2024年末净增1196家,平均每天新增约6.4家,加盟热度已明显减退。

三、业绩激增,资产健康度面临挑战

得益于量贩零食市场崛起风口的拉动,万辰集团近年来的业绩涨势不可谓不显著,收入直接由2022年的5.49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323.29亿元,并进一步来到2025年上半年的225.82亿元,其中零售业务的收入占比高达98.9%。


但与众多量贩零食品牌相似,“低价走量”策略下万辰集团的盈利数据并不算亮眼,2022年、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785.3万元、6.11亿元,还曾在2023年录得1.76亿元的净亏损,剔除计提的股份支付费用后净利润则为3314万元。


另据万辰集团最新公布的季报,该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的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55亿元和8.06亿元,均实现了超900%的同比增长;收入为365.62亿元,但77.37%的增速较之以往已出现明显放缓。


此外,合资与并购带来的高成本支出,也使得万辰集团的资产健康度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截至2025年9月末,该公司的流动负债已达到55.26亿元,而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82亿元,不足以覆盖负债。


2025年8月11日,万辰集团宣布拟斥资13.79亿元购买南京万优商业管理有限公司49%的股权。根据该公司发布的《备考审阅报告》,本次交易完成后其资产负债率将由67.57%上升至90.97%,未来的潜在财务压力不言而喻。


在此情境下,万辰集团选择将冲刺港股上市作为其缓解资金危机的解药,该公司计划将募资金额用于拓展门店网络、加强门店管理,引入更多新产品及拓展至其他品类,提升数字化能力,加强品牌认知度和消费者运营能力等。

不过,资本市场是否愿意为一家未从扩张“后遗症”中走出来的企业买单,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