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财经
国任保险,再收监管“罚单”。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7月22日发布的处罚信息,因虚列费用套取资金,国任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任保险”)渭南中心支公司被处以15万元罚款,时任国任保险渭南中心支公司总经理助理的强俊孝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

贝多财经梳理发现,尽管国任保险多次强调“高度重视相关处罚”,但其近年来的监管合规问题可谓是“漏洞百出”。2025年仅过去不到七个月,该公司就已被监管处罚不下五次,二季度更是出现了每月至少收到一张罚单的情况。
此外,在“退金令”加速落地、中小险企股权遇冷的大背景下,部分国资股东的股权转让行为也将为国任保险的长远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叠加该公司自身的业绩波动、投资收益疲弱等因素,国任保险想要突围,难度不小。

一、内控存在缺陷,2025年至今累计被罚228万元
2025年刚开年不久,国任保险便上演了一出“开门黑”。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公布的2025年首批罚单,国任保险因数据不真实、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被罚款100万元;时任国任保险健康险事业部/运营管理部总经理的李睿被警告并罚款14万元。

彼时国任保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该公司以有效化解风险、依法合规经营为目标,针对风险较高、管理较为薄弱环节进行持续管控,因此早在监管检查前一个月就已通过风险识别发现了与本次处罚相关的第三方合作机构存在潜在风险。
国任保险强调,该公司启动了风险处置,目前已经停止了双方的合作关系,并开展公司内部业务自查工作,对已发生、已识别以及潜在风险进行梳理及整改,通过培训、宣传等方式提升员工内控及风险意识,从根源上避免该类问题再次发生。
但祸不单行的是,同天国任保险还因江西分公司存在跨区域经营保险业务被罚款3万元,三名有关责任人也受到警告并罚款;十余天后沈阳中心支公司又因通过虚列费用方式补贴支付车险业务手续费外的展业费,被罚款25万元。

进入二季度后,国任保险更是成为了被监管“点名”的常客。国任保险伊犁中心支公司、尼勒克支公司在4月分别被处以33万元、11万元罚款,原因是套取费用,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两名相关负责人也被警告并罚款共计7万元。
另据官网信息,因国任保险新疆分公司农业保险损失核定耗时长造成拖延赔付和未严格执行农业保险单独核算损益的违规事项,被罚款17万元。而国任保险的回应与此前被罚时大同小异——“高度重视,已完成内部整改与问责工作”。

时间来到5月和6月,先是国任保险徐州中心支公司因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个人牟取不正当利益、跨省经营车险业务被罚款14万元,不久后江西分公司又因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被罚50万元,相关责任人也被警告并罚款共计10万元。

加上文章开头提到的有关国任保险渭南中心支公司的罚单,该公司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罚单合计8张,涉及国任财险总公司和6家分支机构,累计处罚金额达到228万元。
而据贝多财经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任保险合计21张,共计被处罚318.50万元。也就是说,2025年仅过去不到七个月,国任保险的罚单累计金额就已超过2024年罚单总金额的三分之二,合规隐忧只多不少。
这不禁让人疑惑,国任保险多次强调的“启动风险处置”“内部整改与问责工作已完成”,是否只是纸上谈兵?
二、盈利能力不稳,国资股东拟出清股权
聚焦业绩端,根据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远东资信”)发布的国任保险2025年跟踪评级报告,该公司2022年至2024年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14.68亿元、120.25亿元和125.96亿元,整体呈稳步增长态势。

不过,国任保险近年来的盈利能力却不甚稳定,先是由2022年的1.01亿元翻倍增长至2023年的2.14亿元,在此基础上又骤降75.91%至2024年的5426.14万元,净资产收益率也由2023年的6.12%减少至2024年的1.66%。

远东资信分析称,国任保险2024年盈利指标的下滑,主要受红色业务及长尾业务赔付、宏观经济环境下行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业务成本高企。此外,宏观经济缓慢修复下其出于审慎考虑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亦造成当期利润收缩。
国任保险最新披露的2025年第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该公司一季度的净利润为1904.66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1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不过,该公司的保险业务收入出现了11.07%的同比下降,来到37.50亿元。

受保费规模收缩导致的费用分担、风险承担能力下降的影响,国任保险截至2025年3月末的综合成本率为102.93%,同比增加3.83个百分点,承保端处于亏损状态;综合费用率也大幅提升14.67%至46.36%。

作为深圳市属国资控制的唯一财产保险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国任保险背靠多家国资股东,既有国有企业的体制优势,也有市场化的机制优势,截至目前累计为近6000万个人、企业、政府客户提供服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43万亿元。
但近年来,国任保险的股权架构却出现了不小的波澜。根据北京产权交易所,国任保险的第五大股东北京市东城区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下称“东城国资”)计划转让国任保险4.991%的股权,披露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价格面议。

结合天眼查信息可知,东城国资合计持有国任保险4.991%的股份,这也意味着若此次股份转让成功,前者将退出国任保险的股东行列。对此,东城国资表示上述行为是其贯彻落实《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的具体举措。

除了东城国资外,持有国任保险0.25%股份的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持有国任保险0.499%股份的国机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均曾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股权挂牌转让,但是到目前为止均未有下文。

虽然国任保险强调“股权变动属于正常的资本运作范畴,不会对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策略及客户服务产生不利影响”,但在“退金令”的倡导声中,国企退股金融企业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背靠多家国资股东的国任保险免不了一场股权“地震”。
此外,国资股东接连退出带来的股权变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任保险内部治理的连续性,叠加该公司现存的合规与业绩问题,无疑将对其市场价值与投资者信心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