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充电服务第一股,能链智电(NAAS.US)登陆纳斯达克引发广泛关注。从充电行业来看,它能否复刻全球充电桩龙头企业ChargePoint(CHPT.US)的翻倍走势,这是投资人关心的命题。而从更大的新能源赛道看,背靠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新能源市场,能链智电能否复制曾经的特斯拉奇迹,也令人好奇。
6月13日,能链智电正式在纳斯达克进行交易,而在此前的6月10日盘后,其已与瑞思教育(REDU.US)完成了合并。合并完成后,能链智电拥有21.4亿股,股票存托凭证(ADS)和股份的比例为1:10。
能链智电的成功上市之所以倍受市场关注,不仅因为其占据中国公共充电服务市场18%的领先位置,亦是因为其是过去11个月以来,第一支上市的新能源行业中概股。
能链智电成立于2019年,为充电桩制造商、运营商、主机厂、企业、车队等提供一站式服务。能链智电通过线上、线下、非电等产品和服务覆盖新能源全价值链。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能链智电连接的充电场站超过2万个,2021年充电量超过12亿度,约占中国公共充电量的18%。2021年能链智电碳减排90万吨。
背依高速发展且极其需要公共充电服务的中国市场,能链智电自身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以营收而言,根据递交的材料,能链智电2020年营收为3720万人民币(以下单位等同),2021年则飙升至1.6亿元,同比增长433%。
从订单量而言,从2019年至2021年,能链智电的订单量从700万大幅增长至5500万,增幅高达686%;充电量从1.5亿度电提升到12.33亿度电,增幅达722%;交易额则由2400万美元猛增至1.84亿美元,增幅达667%。
不同于自营充电站的企业,能链智电是一个第三方充电接入服务平台。根据能链智电披露的信息,其合作了中国大部分的充电桩生产企业、充电桩运营商品牌以及流量平台,主要提供线上充电解决方案、线下充电解决方案和非电服务。
从业务构成和商业模式上看,能链智电与ChargePoint确实较为相似。
ChargePoint成立于2007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是美国充电桩企业龙头。ChargePoint也是全球最早布局充电桩并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之一,某种程度上,是全球充电桩企业的风向标。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作为参照,ChargePoin自2019年上市以来,其股价一路上行,最高时较之IPO增长超过5倍。
同样的案例可以放在EVgo、Blink、Allego等标的,如Blink目前的股价仍旧2020年同期增长10倍。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充电桩服务企业在业绩上保持着高速增长。以ChargePoint为例,预计2022年营收将在4.5亿-5亿美元之间,较之2021年的2.41亿美元营收再度翻倍。
身处中国这个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链智电的业务增速较之美国的同行也更为优异。
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在22%左右——已提前到达20%的拐点,2022年各地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再次层层加码。
中信建投认为,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有望达到3200万水平,车桩比分别按3/2.5测算,到2025年充电桩市场空间约为1000~1300万台水平,较目前规模有5~6倍增长空间,5年CAGR为45%。
也就是说,纵使依照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能链智电未来业绩至少能增长5倍。
如果从新能源的赛道而言,在充电服务这个细分市场,市场上还缺少一个类似于特斯拉(TSLA.US)、蔚来(NIO.US)等新能源汽车这样的巨头企业。
行情来源:富途牛牛
以特斯拉为例,2019年股价在50美元左右徘徊,当年其汽车销量为35.6万辆;2021年11月,特斯拉股价正式攀升至1000美元大关,股价两年成长20倍,对应当年汽车销量为94万辆。
通过对两者的比较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车在销量和股价两条路径上可谓相辅相成,如果映射到充电服务企业身上,那些资源优质、商业模式突出、资金更为雄厚、管理更为科学的企业,很有机会从中突围而出。再细分一点,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成长性更强的中国市场,给予企业成长的天花板则会更高、确定性也会更强。
回到能链智电本身,能链智电背后的大股东亦会给予其全方位的资源加持。资料显示,能链智电的大股东能链是全球新能源500强、国内外双料独角兽,此前获得了贝恩资本、华润资本、招商局资本、中金资本、山东高速、山东绿色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小米集团、蔚来资本等国有控股基金和国内外知名基金的投资。
能链在交通能源领域扎根很深,以油、电两业务为主线,构建了覆盖加油站、充电站,炼厂、电厂以及主机厂、车主在内的数字化能源生态。这种布局,对于能链智电的长远发展无疑是重大利好。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关于能链智电成长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