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IPO

微脉“流血”闯上市:持续亏损,股东阵容不俗,经纬创投临场退出

贝多财经    ·   2025-07-07 09:02:01  ·   IPO  ·  

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财经

6月27日,微脉公司 WeiMai Inc.(下称“微脉”)递交招股书,报考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招商证券国际、德意志银行为其联席保荐人。7月3日,该公司更新了一版招股书-申请版本(修订版)。

微脉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的历史可追溯至2013年,彼时微脉技术在中国成立。2015年9月,该公司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成立至今,微脉已经完成了六轮融资,并进行了资产重组。


据贝多财经了解,微脉是一家数字健康公司。据招股书介绍,该公司致力于运用AI赋能医疗服务行业,链接医院、医生及患者,重构医院的医疗服务价值链,服务涵盖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的整个健康管理过程。

天眼查App信息显示,微脉的全称为微脉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3月,前身为杭州求是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的注册资本5172.3514万元,法定代表人为裘加林,主要股东包括裘加林、浙江余杭转型升级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目前,裘加林为微脉董事会主席(即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CEO),葛晟为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兼董事会秘书,曹颖哲为执行董事兼业务中心总经理,杨雷刚为执行董事兼全病程管理中心总经理,周阳芳为执行董事兼城市运营中心总经理,陈建群为执行董事。

据招股书披露,微脉于2015年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微脉」,于2016年完成A轮融资及B轮融资,2019年完成B+轮融资和C轮融资,2020年完成D轮融资,2025年完成D+轮融资。其中,D+轮融资的投前估值约为5.59亿美元。


2013年成立之初,微脉的注册资本为100万元,由陈飘建、裘加林的亲属王灵灵分别持股70.0%、30.0%。2015年,微脉增资,并建立境外架构。完成后,裘加林成为该公司控股股东,持股90.5%,金永春、吴宵光分别持股5.5%、4.0%。

2016年6月,微脉获得675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源码资本、微光创投、元璟资本。A轮融资后,裘加林通过iChoice Holding持股63.89%,吴宵光通过Etrolchoice Holding持股6.11%,源码资本、元璟资本、微光创投分别持股16.67%、8.89%和4.44%。

2016年12月,微脉获得1705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源码资本、元璟资本、光源资本。2018年9月,微脉获得2730万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千骥资本、经纬创投、源码资本、元璟资本等。

2019年6月,微脉获得约5713万美元C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Omega、Cenova WM、千骥资本、源码资本、经纬创投。2020年11月,微脉获得7500万美元D轮融资,投资方法包括佰颢投资(即百度风投)、源码资本、元璟资本、经纬创投等。

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微脉进一步获得517.5万美元及人民币1.2亿元D+轮融资,投资方包括Cenova WM、元璟资本、源码资本、余杭产业投资、南湖股权投资、德清产业投资等,每股成本为1.81美元,与D轮融资的成本持平。

而2025年5月,Cenova WM(由千骥资本控制)向千骥资本转让1,273,552股D+系列优先股,代价为200万美元。同期,经纬创投向MPC IV L.P.、MPC IV-A L.P.转让部分股权,总代价分别约为2068万美元、2068万美元,不再是微脉的股东。


于D+系列认股权证投资者完成境外直接投资登记及微脉技术完成向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后,微脉技术将其注册资本由人民币51,723,514元减少至人民币5000万元,且D+系列认股权证投资者将退出微脉技术。

另在2025年6月,裘加林、微脉、求是香港杭州求是优脉及信银订立一份本金额为600万美元的可换股承兑票据认购协议。据此,信银有权根据可换股票据的条款,转换时间为自微脉IPO起6个月进行转换。

值得一提的是,微脉还收购了容海保险90%股权及杭州微尔55%股权,均发生在2025年4月。目前,微脉的主要附属公司与营运实体包括微脉技术、德清外商独资企业、微脉互联网医院、杭州微尔和容海保险。

业绩方面,微脉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营收分别约为人民币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毛利分别约为8822.8万元、1.18亿元和1.30亿元,净亏损分别约为4.14亿元、1.50亿元和1.93亿元。


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微脉2022年、2023年和2024年的经调整净亏损分别约为2.33亿元、9910.8万元和3020.1万元,EBITDA分别约-3.98亿元、-1.37亿元和-1.79亿元,经调整EBITDA分别约-2.17亿元、-8610.8万元和-1641.5万元。

按收入结构来看,微脉的收入主要来自全病程管理、医疗健康产品销售等。其中,全病程管理贡献的收入分别约为3.96亿元、4.37亿元和4.70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7.3%、69.7%和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