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经济格局中,消费金融作为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力量,小额、分散的优质资产受到投资者青睐。7月3日,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海尔消金”)发行2025年第二期够花ABS,规模15亿元,其中优先A档票面利率为1.80%,创行业年度新低。
在政策支持、内需提振的大背景下,优质消金机构正通过多元化融资渠道夯实发展根基,而海尔消金凭借稳健的资产质量与强大的自营能力,持续走在行业前列。

发债热潮涌动,多重驱动下的行业共识
据统计,进入2025年,已有多家消金公司通过发行金融债或者ABS进行融资,且呈现发债频次显著提升、融资利率持续下行、融资方式多样等特点。
“消金公司密集融资,背后有多重驱动因素。”一位资深从业人士表示。从政策层面看,监管多次出台政策持续为消金公司拓宽融资渠道“铺路”。如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非银行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简化了债券发行审批程序,取消非银机构发行非资本类债券审批,改为事后报告制,并明确资本类债券储架发行机制。
2025年6月,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更进一步,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推动零售类贷款资产证券化增量扩面等。
从自身发展需求看,随着消金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支撑其可持续发展,为公司业务拓展注入强劲动力。消金公司通过发债获取中长期资金,既能优化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降低流动性风险,又能为业务拓展提供稳定支撑。
以海尔消金为例,凭借多年来在消金行业的深耕细作,频频吸引投资者的积极参与,打通了多元化融资渠道,形成“短中长”结合的资金供给体系,能够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业务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保障资金的稳定供应,也有利于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提升服务质效。
公开信息显示,本期ABS是海尔消金自2023年首次落地后成功发行的第7期,募集总额近112亿元。另外,其累计发行25亿元金融债以及9亿元ESG挂钩银团贷款,为业务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融资实力背后,资产质量和自营能力是硬支撑
从宏观环境看,政策支持金融提振消费,消费金融成为促消费、扩内需的重要“抓手”。《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消费信贷供给能力”、引导消费金融公司提升自主获客和自主风控能力、推动扩大商品消费、支持发展服务消费等。
而包括海尔消金在内的消金公司在合理管控风险的前提下,借助债券发行等融资手段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从而刺激消费需求增长,可以更好地发挥消费金融促进居民消费、助力实体经济的作用。
当然海尔消金之所以能在融资市场持续获得认可,核心在于其凭借科技赋能与场景深耕构筑的资产质量护城河,以及强大的自营能力。
在金融科技领域,海尔消金累计投入金额20亿元,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构建数智化能力,覆盖营销获客、用户运营、风险决策、资产管理等全流程。其研发的大数据智能风控系统,拥有风控节点灵活编排平台、反欺诈知识图谱平台等多个子系统,支撑业务稳健运行,实现全流程智能风控,有效保障资产质量,提升整体竞争力。
截至今年3月,海尔消金获得软件著作权超71项,自主研发应用服务超过400个,是首批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消金公司,也是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同时,作为产业系持牌消金公司,海尔消金更是依托产业资源禀赋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其通过B2B2C模式链接超过1.1万家商户,覆盖教育、医美、家电等场景领域。以家电消费场景为例,海尔消金与海尔集团旗下各大品牌紧密合作,推出“智家分期”0息服务,覆盖1800多家海尔专卖店,消费者可免息分期购买高端、绿色家电。这种深度嵌入真实场景的服务模式,不仅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体,提升了自营获客能力,还使得资产更贴合真实消费需求,降低违约风险,增强了投资者对其资产质量与业务模式的信心。
融资是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长远来看,消费金融的价值更在于激活消费潜力、服务实体经济,海尔消金将融资能力、科技实力与场景金融三者深度融合,形成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政策红利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为用户提供更加创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