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金融

新行长首战“失利”?交通银行一季度营收下滑,资产质量承压

贝多财经    ·   2025-05-16 15:35:39  ·   金融  ·  

撰稿|芋圆

来源|贝多财经

在宏观经济复苏的浪潮中,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交通银行”,HK: 03328、SH: 601328)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的成绩单,展现了一定的韧性。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4.9万亿元,同比增长5.98%;贷款余额站上8.55万亿元新高。


亮眼的规模数据背后,交通银行净利润0.93%的微弱增长却暗藏隐忧——传统存贷利差收窄、中间业务持续收缩、资产质量承压、内控系统监管缺位等挑战,正考验着这艘金融巨轮的航向把控能力。

进入2025年,既是交通银行新行长张宝江上任后的第一年,同时也是该行现任董事长任德奇7年轮岗期限的最后一年。交通银行在第一季度首战失利,后续能否打好“翻身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行在2024年呈现出的问题能否突破。

一、规模增长与盈利困境并存

2025年3月21日,交通银行发布2024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交通银行2024年在保持规模增长,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升的同时,在信贷投放方面保证精准滴灌,并提速数字基建,为交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固本培元。


截自交通银行2024年度报告

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贷款增量接近6000亿元,重点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等实体经济领域;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户数增长21.88%;境内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8926.08 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05.66亿元,增幅8.58%。

此外,交通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在2024年异军突起,截至2024年末,该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3302.60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90.44%,虽然目前规模不及住房贷款和信用卡,但保持涨势将有希望成为交通银行零售转型的新支点。

此外,2024年报显示,交通银行的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5540.84万户,较2023年末增长12.84%;通过开放银行线上链金融服务发放融资金额3061.42亿元,同比增长45.04%;金融科技人员9041人,较2023年末增长15.70%,科技赋能初见成效。

尽管如此,盈利增速持续性的难以提振仍然暗示着交通银行目前负重前行的艰难处境。

截至2024年末,虽然交通银行的规模指标仍在保持上涨,但盈利指标连续两年下滑,平均资产回报率0.65%,较2023年末减少0.04个百分点;净利息收益率1.27%,较2023年末减少0.01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08%,较2023年末减少0.60个百分点。

显然,交通银行的规模增长并没有充分有效的转化为盈利提升,资产扩张与收益效率存在严重的不匹配现象。2024年,交通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增速显著低于资产规模扩张速度。


截自交通银行2024年度报告

从业务收入来看,交通银行的业务板块呈现利润结构失衡的状态,虽然利息收入上涨,但非利息收入减少,不稳定性显露。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扩大,金融投资隐现结构单一,潜在市场风险积聚的迹象,这种趋势的延续让该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出现下滑。

2024年,交通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698.32亿元,同比增加3.48%;实现非利息收入899.94亿元,同比减少3.72%;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69.14亿元,同比减少14.16%;投资收益271.25亿元,同比增加4.21%;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4.53亿元,同比增加106.31%。

交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下滑主要受传统业务收入减少影响。2024年,交通银行收入占比前四的业务均出现下滑,以银行卡和代理类业务降幅最为显著,全年银行卡业务收入148.26亿元,同比减少20.98%;代理类业务收入35.02亿元,同比减少33.60%。

此外,虽然交通银行的金融投资收益上涨,但由于金融资产分配结构单一,较大程度依赖波动性项目,使得该行金融投资盈利增长的稳定性存疑,并且不断增长的金融投资也加剧了交通银行的资金空转,限制了该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金融投资净额43200.8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2159.47亿元,增幅5.26%;其中,债券投资38570.45亿元,占比89.28%,较2023年末增加1.11个百分点。

而在债券投资中,收益偏低且易受利率波动影响政府及中央银行债券31189.42亿元,占债权投资的80.86%,占比较2023年末增加2.48个百分点。

在利息收入方面,交通银行净利差、净利息收益率与收益率的反向收窄反映出其利息的增长更多依赖贷款规模的扩张,而非定价能力的切实提升,交通银行贷款实际的边际效益正在逐渐走低。

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的客户贷款平均收益率3.61%,较2023年末减少0.34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公司贷款3.70%,较2023年末减少0.36个百分点;个人贷款3.99%,较2023年末减少0.5个百分点;净利差1.11%,较2023年末减少0.03个百分点。

与之对应的是,业务结构的失衡直接表现在了交通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中。2025年第一季度,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63.74亿元,同比减少1.02%;实现归母净利润253.72亿元,同比增长1.54%。


截自交通银行2024年度报告

其中,交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426.04亿元,同比增加2.52%。在非利息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5.94亿元,同比减少2.40%;而金融投资的资产投入持续增加,收入的不稳定性却在加剧。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该行金融投资净额44107.6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10%,但第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57.82亿元,同比减少10.79%;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亏损7.48亿元,同比减少145.33%。

二、不良率优化下的资本困局

虽然得益于贷款规模的扩张,让交通银行的利息收入保持增长,但贷款的不断增长也让该行的资产质量同步承压。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1.31%,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但不良贷款余额1116.77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9.89亿元。


截自交通银行2024年度报告

而交通银行不良率的改善一方面受贷款增速缓冲,另一方面得益于该行持续加大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力度。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共处置不良贷款666.7亿元,同比增加3.0%,其中实质性清收303.8亿元。

但从交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以及逾期贷款与重组贷款的规模攀升来看,该行资产质量实质性改善力度不及预期。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的逾期贷款余额1180.98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7.24%;重组贷款余额669.59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63.97%。

在交通银行2024年末的逾期贷款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从2023年末的647.94亿元增至757.09亿元,增幅10.70%;逾期3年以上贷款88.93亿元,占比从2023年末的0.08%升至0.10%。长期逾期贷款的占比提高反映该行资产处置周期在拉长,资产回收难度加大。

而关注类贷款的增加和不良贷款迁徙率的不断走高加重了交通银行计提减值准备压力。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关注类贷款余额1343.36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140.80亿元,占比由1.51%升至1.57%。

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的迁徙率自2023年激增后,在2024年继续走高,截至2024年末,次级类贷款迁徙率65.85%,较2023年末增加4.95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迁徙率66.81%,较2023年末增加1.24个百分点。


截自交通银行2024年度报告

信用风险敞口的扩大让交通银行大幅提升贷款减值准备的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截至2024年末,该行计提贷款减值准备2255.25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9.31%;拨备覆盖率201.94%,较2023年末增加6.73个百分点。

提升资产的风险覆盖能力相对的对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性就提出更高要求,但交通银行的资本结构却存在核心资本薄弱,资本补充依赖二级资本的困境。截至2024年末,交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24%,一级资本充足率12.11%,资本充足率16.02%。

与2023年末的资本充足率指标相比,交通银行2024年末的资本充足率提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有所提升,但由于内生资本补充能力薄弱,依赖利润留存的空间有限,核心一级资本和一级资本的充足率整体不及同期行业平均,仍旧面临长期补充能力压力。

同时,交通银行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券和同业存单对二级资本进行大量补充,2024年,交通银行合计发行56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人民币同业存单1.77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加5730亿元,增幅47.81%,超出原本计划发行额度23.89%。

多番补充下,2024年末,交通银行的二级资本净额较2023年末激增36.64%。但资本补充对次级工具的过度依赖让交通银行长期资本结构的稳健性存疑,对同业依赖度的增加也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自身的资本结构。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一级资本充足率再次下滑,资本充足率15.09%,较2024年末减少0.12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12.07%,较2024年末减少0.04个百分点,仅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微涨0.01个百分点至10.25%。

对此,交通银行决定在2025年向财政部、中国烟草和双维投资发行A股股票拟募集资金规模为不超过人民币1200亿元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其中,财政部拟认购金额为1124.20亿元,中国烟草拟认购金额为45.80亿元,双维投资拟认购金额为30.00亿元。

交通银行的核心资本有望在股票成功发行后有所提升。

三、内控危机频发,交通银行深陷监管与人事震荡漩涡

而频繁暴露的内控危机,又为交通银行的各种经营风险添加了另一条注解。根据交通银行发布于2025年4月21日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关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之补充法律意见书(一)》。

自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交通银行及其境内分支机构、主要子公司被境内监管部门处以单笔金额10万元以上的罚款共202笔,涉及罚没金额合计约1.80亿元,占交通银行2024年度利润总额的0.17%,占2024年末净资产的0.02%。


截自交通银行公告

具体情况包括,被金融监管总局(含原中国银保监会,下同)及其派出机构处以行政处罚共169笔,涉及罚款金额共计1.48亿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03.84万元;被人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处以行政处罚共13笔,涉及罚款金额共计1344.23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10.96万元。

被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处以行政处罚共19笔,涉及罚款金额共计1263.50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361.16万元;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以行政处罚共1笔,未涉及罚款,涉及没收违法所得178.45万元。

此外,根据中央纪委官网,自2017年以来,交通银行已有至少24位现任高管或前任高管被查,仅2024年就有3位高管被查。

2024年2月4日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原行长周宝志被开除党籍;2月8日,交通银行金融科技部原总经理周彦倜被“双开”;7月31日,交通银行无锡分行原副行长盛金才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25年尚未过半,又有2位交通银行原高管被查的通告。2025年2月22日,交通银行天津市分行原行长郭宏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被开除党籍,随后2月26日,交通银行浙江省分行原资深专家屠粮钢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此外,2025年,交通银行已收到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单合计9张,其中,既有工作人员被禁止从业的处罚,也有多家分支行同时被罚的景象。

2025年1月10日,时任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海德支行客户经理赵晶莹因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0年;

1月21日,时任交通银行天津万德庄支行行长段学玮因授信管理不到位;关联关系识别不到位、未按集团客户统一授信;员工管理不到位、员工从事违法活动而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截自交通银行2024年度报告

2月28日,时任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小北支行对公客户经理黄秀国票据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而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3年;

3月24日,交通银行郑州铁道支行、河南省分行、郑州中原中路支行、郑州自贸区分行、郑州郑东新区支行同时出现在了同一张罚单上。

内控系统频频地监管失序对于2024年6月空降的新行长张宝江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张宝江曾任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副行长,总行办公室主任,总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持工作)、研究室副主任等职务,金融从业经验丰富,但对于能否适配交通银行的新环境还有待时间考验。

同时,交通银行现任董事长任德奇自2018年8月上任,到2025年8月就7年轮岗期限到期,或将迎来换任。

掌舵人的更替也许会为交通银行带来新的可能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