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多客
来源|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公募基金“巨头”易方达,正在经历“多事之秋”。
近日,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易方达基金”或“易方达”)发布公告称,过去12个月内该公司董事变更比例超过50%,包括董事长詹余引在内的五名董事会成员相继离任,同时迎来了五名新任董事。

值得关注的是,易方达今年以来已出现多起管理人员职务变动的情况,先是首席信息官管勇离任,不久后萧楠、陈皓、张坤也先后卸任副总经理,专注在基金经理岗位上进行投资管理工作,为持有人创造长期可持续回报。
事实上,易方达基金虽然长期稳坐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冠军的宝座,但近年来面临的业绩表现与安全合规问题却不容忽视。在企业内忧外患之际重组董事会、推动明星经理专注投研工作以提振基民信心,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
不过,面对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易方达基金能否找到平衡流量与风控的砝码,仍有待新任管理层出新招、出实招。
一、高管人事地震,新董事来自大股东
梳理易方达基金的高管轮换公告可知,其高层管理人员更替呈现出高频率、多批次的特征。先是在2025年1月,因董事工作变更和股东工作安排,苏斌不再担任易方达董事职务,由邝广雄接任。

两个月后,邓谦也卸任易方达基金董事职务。同期,因第八届董事会任期届满,易方达董事长詹余引、副总经理易阳方卸任董事职务,经易方达股东会会议决议,选举吴欣荣、徐佑军担任该公司董事职务。
至于新任董事长的人选,易方达基金将“接力棒”交到了原董事长(联席)兼总经理刘晓艳手里,执行总经理吴欣荣则接任刘晓艳成为新任总经理,并任命刘硕凌为首席信息官,原首席信息官管勇则因工作调整离职。

2025年7月,周泽群不再担任易方达基金董事职务,该公司选举王麒麟出任董事。易方达在公告中对原董事在履职期间为公司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并称其已按相关规定就上述董事变更事项向监管机构备案。
贝多财经了解到,易方达的新任董事多数来自其股东方。其中邝广雄为易方达大股东之一盈峰集团的董事,徐佑军为广发证券副总经理,陈媛则是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的资本运营部部长,该公司持有易方达15.10%的股份。

在董事会成员发生更迭的同时,易方达基金的多名明星基金经理也相继退出高管阵容。今年3月,“易方达权益四大天王”之二——明星基金经理陈皓、萧楠两人卸任副总经理高级管人员职务,原因均为“工作调整”。

两个月后,曾被冠以易方达“公募一哥”名号的张坤也从副总经理级高级管理人员的位置上离任,原因同样是“工作调整”。彼时易方达表示,张坤卸任高管后将继续坚守在基金经理岗位上,专注于投资管理工作。

张坤卸任后,易方达基金“权益四大天王”中仅剩冯波一人兼任易方达高管之职。至此,“易方达三剑客”均卸任行政职务、回归投研一线,而该公司“投而优则仕”的浪潮也将成为易方达的过去式。
二、基金收益下行,卸任高管专注投研
易方达基金对外透露,管理团队调整是在2023年该公司原班人马微调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顺利完成过渡的结果,目的是帮助该公司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推动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不过,就易方达明星基金经理名下基金的业绩表现来看,其集体退出高管序列,回归投资本业或许也有出于强化投研竞争力、提振投资者信心层面的考量。
以易方达“公募一哥”张坤为例,其2019年至2020年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易方达中小盘等基金任职回报全线飘红,年度涨幅均可圈可点,其中易方达蓝筹精选2020年的年内份额净值增长率高达95%,帮助张坤一战成名。

然而好景不长,受2021年以来资本市场震荡的影响,张坤手下产品纷纷开始“变脸”。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其近两年来在管的四只基金中仅有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实现了15.77%的正收益,其余三只基金的收益率均告负。

其中,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自成立以来便长期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至2023年的阶段涨幅分别为-8.22%、-15.85%和-20.87%,仅在2024年实现了3.82%的正收益,且时至今日的总回报率仍录得-3.92%的负值。

鼎盛时期,张坤在管主动权益类基金总规模一度高达1344.78亿元,成为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首批管理规模突破千亿的基金经理。但截至发稿,张坤的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已降至550.47亿元,遭遇腰斩。
在最新披露的基金二季报中,张坤分析称,投资者因久期差异对公司做出相反判断实属正常,并表示长期来看悲观预期终将被打破,标志是长期国债收益率回升至与经济前景匹配的水平。
不过,就其目前在管规模持续缩水的情况来看,张坤要想提振投资者信心,显然尚需一段时日。
三、规模增长放缓,业绩合规兼有隐忧
从经营成长性与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易方达基金的确需要从“明星经理驱动增长”的逻辑中脱离出来,寻求更为稳健的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末,易方达基金及下属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约为3.52万亿元,稳居行业第一。

但需要指出的是,易方达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早在2020年便突破2亿元大关,增长45.76%至2.09亿元。据此计算,该项指标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1.02%,其中2024年的单年增速为18.04%,已出现明显放缓。
2024年易方达实现收入121.09亿元,实现净利润39亿元,是行业中唯一一家营收破百亿、净利润超30亿元的基金公司。不过,该公司的净利润虽然实现了15.33%的增长,但收入却同比下滑了3.13%。

贝多财经注意到,易方达基金的业绩此前已出现“两连降”,收入由2021年的145.57亿元降至2023年的125.01亿元;净利润也由45.35亿元降至33.82亿元,单年利润降幅超10%,业绩表现难言理想。
就在一个月前,多家基金公司在市场剧烈波动之际相继宣布以固有资金投资自家基金产品,借此维护市场稳定。而管理规模位居行业前列的易方达则因缺席“护盘潮”、在年内自购中排名靠后等问题,引发了投资者的质疑。
要知道,易方达基金2021年至2024年的管理费分别达到174.94亿元,160.36亿元、161.95亿元和140.29亿元,四年管理费累计创收近638亿元,却在市场面临危机时无动于衷,因而被指行业责任淡薄。

另需注意的是,近年来市场上有关易方达基金的合规漏洞与治理争议也不在少数。2024年9月一封匿名举报信在网络上广为流传,直指易方达存在香港子公司涉嫌协助隐瞒境外重大亏损、违规修改基金估值、利益输送等五项重大违规行为。
尽管易方达香港迅速发布了辟谣声明,强调举报信内容为“不实及恶意指控”,但负面舆论依旧无可避免地波及到了其产品表现。根据媒体报道,举报事件后易方达QDII基金规模环比下降7.3%,港股通产品遭遇连续11周净赎回。
另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披露的警示函,易方达基金在2024年7月因“制度机制不完善、规定执行不严格”被暂停ETF注册三个月,目前已整改完成并恢复ETF基金产品注册。

除此之外,易方达集团还曾于2023年3月因个别规定及制度未严格执行而收到警示函,多位高级管理人员、明星基金经理被卷入“老鼠仓”等违法违规事件,也暴露出其内部控制的整改困局。
在此局面下,重塑投资者信任将是新任管理层激发易方达活力的首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