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公募“一哥”易方达基金陷入多事之秋。
在继9月中旬易方达基金被前华夏时报总编辑、财经大V水皮“点名举报”,称其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仍然转融通出借做空股市而引起市场较大争议后,9月25日,一封《是谁把易方达香港带入火坑的?》网传邮件再次将易方达基金推至舆论风口,在业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此封网传邮件,简单而言,就是举报易方达基金的香港子公司——易方达香港涉及到“五宗罪”,包括存在涉嫌利用境外平台,违反基金行业准则,以及违规利益输送、非法卖空香港上市股票等五项重大违规行为。
不仅如此,该举报信还写到,送苹果手机、送爱马仕,还吃了一顿贵到没法走公司正常报销的饭局等等多项“炸裂”违规事项竟也赫然其中。
要知道作为头部的基金“大佬”,易方达光是总资产管理基金规模就已经高达 3.3 万亿,早几年还带火了多位基金经理,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其在金融圈早已名声鹊起。而此次举报信,显然在舆论层面上对易方达基金产生极为负面的不利影响。
亦或是防止事件的持续发酵,易方达香港火速做出回应,于25日当天下午在官网披露了一则声明,否认了相关指控,并表示第一时间启动了内部审查程序,聘请律师团队展开独立调查。
同时,声明中还强调,尊重并欢迎社会各界的监督,并将持续优化内控管理。但对于任何恶意诽谤或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公司保留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在该举报邮件没有得到任何官方证实的情况下,我们不敢妄敢断言真实性,但这份长达7页超七千字的“吹哨信”,又给我们透露了哪些信号?易方达基金目前经营情况又如何了?
一、一封“吹哨信”,揭开易方达基金“五宗罪”
《贝多财经》发现,该举报信邮件落款人自称为“易方达香港吹哨人”,短短几个字在当下国家三令五申对一切金融违法行为重拳出击,全力保障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的大背景下,显得格外令人“共情”。
复盘邮件里提到的“五宗罪”,个个都是顶风作案,无一不站在监管红线上“跳舞”。有业内人士指出,这封邮件所指控内容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相关指控属实,易方达香港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基金行业从业准则,也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一个个来看,首当其冲的便是关于隐藏境外投资亏损,涉及到两家知名A股上市公司上海银行和上汽集团。
以上海银行为例,举报信中这样写到,上海银行委托易方达香港管理其境外超过一百亿元人民币的自有资金,分别注入到易方达(香港)精选债券基金(上海银行投资金额约70亿元人民币)、易方达(香港)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上海银行投资金额约30亿元人民币)这两只香港公募基金,设立专户分开管理。
据悉,这两个基金均是以投资海外债券为主,海外债券占比大约是7成左右。但好景不长,由于2021年及2022年境外美元债频频爆雷,尤其是中资房企美元债暴雷,影响了全球债券利益表现,这两支易方达香港公募基金同样未能幸免,收益情况受到重创,尤其易方达(香港)亚洲高收益债券基金,2022年该基金下跌了20%。
然而,上海银行及易方达香港为了隐藏重大亏损,联手利用月度报表数据,通过摊余成本计算为名目及做假账,调节基金份额净值,隐藏了这两只公募基金的亏损。受此影响,上海银行也以调节的假账专户报表入账,虚增年度净利润10亿元人民币以上。
举报信中还提到,这样的操作不只服务了上海银行,还有上汽集团。举报信表示,只要审核上海银行及上汽集团的入账数据,以及易方达香港发出的估值报告,上述情况便可核实。
“吹哨人”更是在信件内容里发出了“老百姓的血汗钱不应该被无恥的基金公司吞噬,恳请相关部门进行全面排查,避免这个非系统性风险引发市场恐慌,损害中港两地金融市场的公信力”的无声呐喊。
受该信件影响,9月27日,上海银行回应媒体时表示,“我行也关注到一些市场传闻,目前易方达香港已就此公开声明。涉及我行易方达香港专户投资相关传闻不实,我行不存在隐藏亏损的情况。”
此外,该举报信还放出了易方达香港相关高管5段录音内容,涉及到收受礼物及宴请等违规事项。不可否认,在合理金额范围内,企业对客户进行礼尚往来的答谢行为,都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是像该邮件里谈到的送苹果手机、送爱马仕、吃了一顿因为金额太高而没法正常走公司报销的饭局,那就很“令人想象”了。
当然,录音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需要等待后续监管调查结果才能盖棺定论。
值得注意的是,该举报信还提到了易方达香港旗下的产品管理出现“黑洞”。比如,易方达香港旗下公司自由资金的独立操作问题,其违反了 " 境内公募基金经理不可以参与自由资金及私募产品的投资管理 "。也就是与我们常说的“老鼠仓”营私舞弊,损公肥私的腐败行径极为类似,即基金经理一人分饰多角,既是公募高管,又是私募、自由资金的操盘者。
这种行为不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而且对投资者造成损失,尤其是对于那些依赖公有资金进行操作的机构,如券商,可能会导致重大亏损。
事实上,此次举报信提到的这一点也并非“空穴来风”,此前曾在易方达基金身上发生过多次。最轰动业界的,当属该公司“元老级人物”陈志民利用未公开信息进行股票交易牟利,时间从2005年至2011年,几乎贯穿了其担任易方达基金成长基金经理的整个任职期,非法获利数额达2826.06万元,成为全国最大宗的老鼠仓案件。
不仅如此,曾管理明星基金“易方达科翔”的黑马基金经理刘芳洁于2020年被曝出在13年内先后控制并操作其母亲“王某蛟”、配偶“苗某萍”的证券账户,并非法获利1184.85万元。最终,证监会决定对刘芳洁实施终身市场禁入的措施,并没收刘芳洁违法所得884.59万元,处以2653.77万元的罚款。
在举报邮件的最后,“吹哨人”言辞恳切的这样说道---国家及习主席一直坚持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防控金融风险,健全金融法治,保障国家金融安全,是每一位金融从业人员的天职。《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纠治行业“潜规则”和不正之风,铲除“破窗”效应、“法不责众”心理和“比烂”心态,不断加固金融和央企领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堤坝。因此,恳请相关部门能够审慎处理今次的举报,共同维护经济与金融秩序。
二、规模稳坐头把交椅,却难解基金收益下行难题
易方达基金成立于2001年,是目前国内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在2008年末之时,易方达基金规模只有876.33亿元,排在全国第五位,很快一年后,就迅速超过当时排名第二的嘉实基金,一举坐稳当时第二把交椅。虽然随后名次不断变化,但直到经历过2019年-2020年牛市之后,易方达才真正戴上“一哥”之帽。
Wind数据显示,剔除ETF联接基金市值,截至2024年6月末,易方达基金旗下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合计为1.84万亿元,稳居业内第一,其中,非货币性基金资产净值达1.15万亿元,占比逾6成,是当前市场中唯一突破万亿元非货管理规模的公募机构。
从单个基金产品来看,截至6月末,易方达旗下易理财、沪深300ETF、现金增利、增金宝等4只产品规模均超过千亿元。
正是得益于规模的持续扩张,易方达基金很早便开始在市场上对旗下基金经理进行大规模营销,一批批明星基金经理开始逐渐被投资人所熟知。如基金经理“顶流”张坤,曾是公募基金史上第一位在管主动权益型基金规模超千亿元的基金经理。
而在行业细分领域,易方达基金也培养出了很多专攻各自擅长领域的明星基金经理,比如,以“均衡成长流”著称的陈皓、专注于成长型研究的冯波、擅长大消费领域的萧楠、高端制造方面的专家祁禾,以及被冠以“可转债之王”的张清华等等。其中,张坤、陈皓、萧楠和冯波一起被称为“易方达权益基金四大天王”。
但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明星基金经理为易方达基金“攻城略地”,助推其规模体量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优势下,但却也难抵挡宏观市场周期影响。
近两年资本市场表现不佳,易方达旗下多位基金经理也未扛住周期的压力,在管理基金时出现大幅亏损,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公司旗下不少“明星基金经理”都面临因收益不理想导致的管理规模缩水问题,基金产品的市场表现并不算乐观。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易方达基金旗下逾46%的基金经理总回报处于亏损状态,以易方达“公募一哥”张坤为例,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张坤在管基金产品规模合计为616.81亿元,较年初下滑37.93亿元,降幅5.79%,这一数字相较2021年的高峰千亿元在管规模已经缩减的比腰斩还厉害。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张坤在管的易方达优质企业三年持有期混合、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和易方达优质精选混合(QDII)4只基金,仅有易方达亚洲精选股票这一款基金全年收益率录得13.71%正值,其他三个皆为负数,分别为-7.46%、-8.49%、-6.49%。
除此之外,被称为“易方达双子星”的萧楠和陈皓旗下基金产品表现也难言喜色。截至二季度末,萧楠在管规模为369.23亿元,旗下有4只基金产品年内均为负收益,其中,其管理的易方达高质量严选三年持有期混合基金近一年和近三年收益率分别为-3.62%、-13.61%。
而同期陈皓在管规模为299.96亿元,旗下8只基金近三年回报也均为负值,其管理的一款名为易方达港股通成长混合C款基金产品,近一年的收益率低至-14.21%,成立三年多以来的收益率更是低至-34.88%。
值得注意的是,亦或是受到基金产品下行因素影响,今年上半年易方达基金业绩也并不太乐观,陷入了“增利不增收”的境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3.74亿元,同比减少13.11%;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增加6.69%。
总的来看,此次举报信事件还在持续发酵中,易方达基金在发表声明后,能否尽快给出详尽调查结果,让公众有更正确的认知,以及在当下权益市场迅速回暖的大好时机,易方达基金能否抓住机遇,奋力挣扎走出基金飘绿泥潭。这一切仍有待时间验证,我们也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