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各大商圈常见的“爱回收”成了不少年轻人“回血”的好去处。
2024年植树节当天,爱回收母公司、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交易和服务平台万物新生集团(以下简称万物新生)发布了2023财年第四季度和全年业绩报告,腾飞的数据更是验证了其已经成为不少用户“回血”业务的首选。
四季度营收创新高 年收入近130亿
财报显示,在2023年四季度,万物新生集团营收达到史无前例的38.7亿元,同比增长29.9%,non-GAAP经营利润8158万元,non-GAAP净利润9102万元。2023年全年总收入则达到129.7亿元,同比增长31.4%,non-GAAP经营利润超2.5亿元,non-GAAP净利润2.3亿元。据了解,万物新生已经连续两年在non-GAAP层面实现盈利,且与2022年相比翻了数倍。
公开信息显示,万物新生成立于2011年,定位为“互联网+环保”类型的循环经济企业,秉承“让闲置不用,都物尽其用”的使命。旗下4大业务线包含:爱回收、拍机堂、拍拍、海外业务AHS Device,其中“爱回收”凭借线下业务的拓展成为大众最熟悉的企业形象,在财报数据中也为万物新生贡献了大部分营收与利润。
从2023年四季度的营收构成来看,万物新生的1P(自营)产品销售收入达到35.2亿元,同比增长31%,3P(平台)服务收入为3.5亿元,同比增长19.7%,服务收费率提升至5.36%。在全年收入中1P业务收入为116.6亿元,同比增长34.4%,3P业务收入为13.1亿元,同比增长9.6%,全年服务收费率同比提升92个基点至5.39%。
深耕“二手市场” 让万物都得新生
针对这一次发布的财报,不少业内人士都声称并不意外。国内3C市场进入成熟期后,必会迎来二手市场的高度活跃,对于万物新生这样的行业头部而言,也必将迎来业绩腾飞。但诚然,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遍及全国268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19家,通过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结合的方式,对优质商圈和社区的回收服务覆盖持续发力,逛街能回收,下楼能回收,让用户真正随时随地都能“回血”。
在财报中,万物新生也披露了一些有关发展战略的成果。
首先,其实施的多品类战略迎来丰收小高潮,截至2023年末,其多品类业务已在全国252家门店铺开,除了3C,箱包、腕表、黄金、名酒、鞋服等品类也可以在门店进行回收。据介绍,其2023年全年多品类回收GMV(商品交易总额)超10亿元,全平台二手商品交易量达3230万台。从二手电子消费向多品类二手消费的扩容,满足用户多样化回收需求,是提升闲置商品二次流通的核心和关键。
其次是此前提出的“合规翻新”战略,据贝多财经了解,在此战略指导下的业务ESG价值极高,完全契合目前政策的鼓励方向。而在2023年,万物新生全年自营翻新业务收入达8.1亿元,占主营回收收入的9.4%,显然与其“合规翻新”战略的快速推进密不可分。在2023年第四季度,万物新生合规翻新业绩环比提升41.5%,似乎已经探索出一条实现更完整价值链和更大增值利润空间的道路。
天时地利人和 春天的故事上演
如果足够乐观的话,万物新生可以说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阶段。
上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提出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拓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方式,丰富废弃物循环利用品类,提升废弃物循环利用价值,并鼓励“互联网+二手”模式发展。可见,政策支持下循环经济行业的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为了迎接“东风”,万物新生也是备足了“万事”。财报介绍,2023年万物新生投入以Matrix3.0为代表的自动化质检系统,将全年由于质检失误导致的损失降低19%。结合大数据算法,自营大小仓收发货方案优化,全年non-GAAP履约费用率同比降低2.4个百分点至8.5%。
同时,万物新生二手供应链能力也持续提升,2023年四季度,其业务之一的拍机堂平台收入同比增长14.9%,注册商家数达到59.6万,较2022年增长46.2%,收费率同比提升69个基点至6.02%。全年拍机堂整体收费率达到6.17%,同比提升189个基点。
而这些都不是万物新生的终点,财报也披露了其进一步的野心。截至2023年末,万物新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投资及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余额总计28.5亿元。尽管财报没有提起有关这笔钱的规划,但可以说是“后顾无忧”。
此外,在财报中,万物新生与两位“盟友”的合作也成效显著。早在2023年第二季度,万物新生就与苹果达成合作,成为苹果在中国内地的第二家“以旧换新”服务商,在2023年四季度,苹果官方回收业务为爱回收贡献了3亿元收入。
至于另一位盟友京东,基于多年的紧密合作,双方早已共同搭建一站式以旧换新,方便用户购买产品时选择换新方案和旧机验机估价,在2023年,全年京东以旧换新业务同比增长100%。
这样看来,恰逢植树节发布的财报,也许是万物新生在宣告“春天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