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一脉阳光再闯港交所:获京东、百度“押注”,上半年营收5.3亿元

贝多财经    ·   2023-11-15 18:06:47  ·   商业  ·  

11月13日,江西一脉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脉阳光”)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贝多财经了解到,这是一脉阳光继2023年5月递表失效后又一次冲刺IPO。


天眼查信息显示,一脉阳光成立于2014年10月,目前注册资本约为3.38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陈朝阳,股东包括南昌一脉、王世和、顾军军等,百度、京东、高盛、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也曾参与对该公司的投资。


据招股书介绍,一脉阳光是一从事医学影像服务的专科医疗集团,从事医学影像中心投资运营、医学影像云平台技术开发、医学影像人才培养、医学影像产业链服务,核心业务包括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赋能解决方案和一脉云服务。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2年医学影像中心网点数目、设备数目、执业影像医生数目、日均检查量及患者支付的费用计,一脉阳光在中国所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运营商中排名第一。

一脉阳光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也是中国唯一一家为整个医学影像产业链提供全面影像服务及价值的医学影像平台营运商及管理者,于2021年开始建立互联网医院,并于次年取得具有互联网医院资质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脉阳光的医学影像中心网络由88个影像中心组成,包含8个旗舰型影像中心、24个区域共享型影像中心、43个专科医联体型影像中心和13个运营管理型影像中心,覆盖16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一脉阳光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01亿元、5.92亿元和7.8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5.1%;净亏损分别为1.20亿元、3.82亿元和1505.8万元,主要受COVID-19影响,且旗舰型影像中心均处于发展阶段。

进入2023年后,得益于一脉阳光的影像中心逐渐实现规模化效益,其各项业绩指标均有所提升。具体来看,一脉阳光2023年上半年实现收入5.30亿元,同比增长46.71%;实现净利润431.3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一脉阳光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812.1万元、-7082.1万元、-545.4万元和5928.0万元;经调整EBITDA分别为1.40亿元、1.48亿元、2.13亿元和1.67亿元。


就业务结构而言,影像中心业务为一脉阳光的主要收入来源。报告期内,该业务分别贡献收入3.39亿元、4.42亿元、4.98亿元的和3.39亿元,占比分别为67.7%、74.7%、63.4%和64.0%,稳定在六成以上。


进一步进行拆分,与三线城市及县域医院合作的区域共享型影像中心是一脉阳光影像中心服务的业绩基石,分别于报告期内实现收入2.12亿元、2.50亿元、2.70亿元和1.85亿元,占对应板块收入的62.3%、56.5%、54.3%和54.4%。


值得一提的是,一脉阳光的毛利水平在报告期内总体保持平稳,毛利润分别为1.57亿元、1.75亿元、2.37亿元和1.89亿元,2023年上半年毛利额超过2021年全年;毛利率分别约为31.3%、29.6%、30.2%和35.6%,呈稳中有增态势。


贝多财经发现,扎根于一、二线城市或省会、直辖市的旗舰型影像中心分别实现毛利-2279.5万元、-336.6万元、-971.6万元和1672.6万元,在门店较2022年末仅增加1家的情况下于2023年上半年扭亏为盈,并实现22.7%的毛利率。

影像服务是医疗行业中“长坡厚雪”的典型,建设成本高、盈利周期长。据招股书披露,一脉阳光来自医疗设备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分别为1.43亿元、1.56亿元、2.67亿元和1.85亿元,分别占其销售成本的41.3%、37.4%、48.8%和54.2%。

报告期内,一脉阳光的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主要指影像中心服务的医学影像设备的折旧,分别为1.02亿元、1.24亿元、1.38亿元和7306.1万元,占其销售成本的29.5%,29.8%、25.3%和21.4%。


一脉阳光亦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医疗设备及原材料成本波动影响。如果一脉阳光无法适应医疗供应成本的变化,或无法将该等成本增加转嫁于客户收入,都将对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一脉阳光预计其未来将继续进行影像中心的扩张,以增加客户群和供应商。因此,该公司的募资所得将主要用于在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均的地区继续拓展医学影像中心网络。

具体来看,一脉阳光计划于2026年年底前按市况及扩张计划建立约25个区域共享型影像中心、40个专科医联体型影像中心或运营管理型影像中心和4个旗舰型影像中心,并在医学影像领域寻求战略合作和并购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