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药明合联在港交所开启招股:募资净额约34亿元,基石投资占六成

贝多财经    ·  2023-11-07 14:39:27  ·  商业

11月7日,药明合联(HK:02268)披露发售公告,于2023年11月7日-2023年11月10日招股。根据公告,药明合联拟全球发售约1.78亿股,发行价区间为19.9港元/股至20.6港元/股,将于11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

假设发售价为每股股份20.25港元(即指示性发售价范围每股股份19.90港元至20.60港元的中位数),在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的情况下,药明合联估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将约为34.23亿港元。


其中,约67%将用于药明合联在新加坡兴建公司的生产设施及扩大该公司在中国的抗体中间体产能,以进一步扩大公司的生产能力;约23%将用于有选择地寻求战略联盟、投资及收购机会,以扩大公司的技术平台及服务类型;约10%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本次上市,药明合联已与Invesco Advisers, Inc.、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SPV 64 Pte. Ltd.、Al-Rayyan Holding LLC等基石投资者订立基石投资协议,将按发售价认购合共约23.466亿港元可认购的有关数目发售股份。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按发售价每股发售股份20.25港元(发行价区间中位数)计算,基石投资者将予认购的发售股份总数将为1.16亿股发售股份,约占根据全球发售提呈发售的股份的64.94%,占全球发售完成后药明合联已发行股本总额的9.83%。

据招股书介绍,药明合联是一家专注于全球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市场的合同研究、开发及制造组织(CRDMO),提供跨学科综合服务,涵盖生物偶联药物的发现、研究、开发及制造。

药明合联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的全面一站式生物偶联药物平台提供端对端CRDMO服务,包括生物偶联药物、单克隆抗体中间体及生物偶联药物相关连接符及有效载荷的发现、工艺开发及优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生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2年的收入计,药明合联是全球第二大ADC等生物偶联药物 CRDMO。该公司按收入计的全球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1.8%上升至2021年的4.6%,并进一步上升至2022年的9.8%。

据贝多财经了解,药明合联是由药明生物与药明康德(603259.SH、02359.HK)成立的合资公司。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药明生物持有药明合联60%的股份,药明康德通过拥有98.56%股权的合全药业(832159.OC)持股40%。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药明合联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635.3万元、3.11亿元和9.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8.16%。2023年上半年,药明合联实现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201.57%。

2020年、2021年、2022年度和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629.9万元、5493.0万元和1.56亿元和1.77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标准下的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3277.5万元、7708.7万元、1.94亿元和2.16亿元。

报告期内,药明合联的毛利率分别为8.4%、36.5%、26.4%和23.1%,存在一定的波动。该公司在招股书中解释称,2020年毛利率较低是因人才招聘和基地设施建设产生的人工成本和折旧及摊销费用,2022年以来的毛利率下跌则是外包成本增加所致。

贝多财经发现,药明合联的主要收入来自不同开发阶段的多个生物偶联药物项目,包括IND前项目收入(主要为药物发现阶段及临床前开发阶段的生物偶联药物发现项目)和IND后项目收入(临床及商业化阶段项目)。

其中,药明合联来自IND后服务的收入由2020年的4323.1万元跃升至2022年的6.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75.33%。2023年上半年,该项收入为6.22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70.32%,还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业务收入。

此外,药明合联来自IND前服务的收入同样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由2020年的5312.2万元增长至2022年的3.8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67.83%。2023年上半年,该项业务收入为3.71亿元,同比增长274.01%。

另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3年6月30日,药明合联的未完成订单金额约为4.11亿美元,另有67个正在进行的临床前生物偶联药物项目及43个正在进行的IND后生物偶联药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