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恒昌发布2022下半年资产配置策略指引:更看好中国资产表现,关注四大黄金赛道

贝多财经    ·   2022-08-10 13:06:56  ·   商业  ·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新形势下的风险也在加剧。在这样的环境下,机遇和挑战并存。

8月9日,正值恒昌首届“88财商节”期间,为洞察经济趋势,把脉市场变化,帮助投资者理顺投资逻辑,恒昌在《恒心·七日谈》直播栏目特别发布了“稳增长 信未来”——《2022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及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据介绍,《指引》是恒昌持续提升投研能力的成果体现,本次是自2018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六次连续发布。作为典型的智力密集型行业,财富管理行业的投研水平十分重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伴随着居民财富增长和资产配置从实物资产向金融资产转变,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以宏观经济研究为引领,以资产配置策略制定为核心,以财富管理服务为导向,致力于提高在宏观经济基本面、细分行业和具体投资标的等方面的研究水平,积极发现投资机会,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的价值回报。

重点关注四大黄金赛道

《指引》显示,2022年上半年,受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加息以及全球通胀高企等因素影响,全球供给端和需求端均面临下行压力,工业生产、企业投资、居民消费、国际贸易增速放缓,经济增速明显回落,通胀水平全面上行,全球经济滞胀风险加大。

展望下半年,《指引》指出,全球经济增速将进一步放缓,通胀水平还将维持高位,“滞胀”风险持续加大。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加速收紧,带动全球金融周期转换,社会融资成本提高对经济的负面效应将更加凸显,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加大。

未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进一步紧缩,全球流动性日益趋紧。全球需求端和供给端均面临下行压力,居民消费、国际贸易、企业投资、工业生产增速放缓,经济衰退风险不断上升。全球债务负担加重,新兴经济体金融脆弱性攀升。

《指引》预计2022下半年全球消费增速将进一步回落,各国普遍采取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将限制居民对耐用品的消费,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减少,负债消费成本提高,通胀对消费的负面效应将更加凸显。整体而言,全球经济将走向“低增长、高物价”困局。

谈及下半年中国经济走势,《指引》指出,随着财政、货币、产业链供应链等一揽子稳增长政策的落地实施,经济有望充分发挥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优势,实现增速逐季回升。《指引》显示,预计中国GDP全年增长保持在约4%的合理区间。

投资机会方面,《指引》更看好中国资产表现。另外,《指引》认为,可重点关注新能源、硬科技、大健康、新消费四大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其中,新能源在四大黄金赛道首次排在首位。

7月2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下半年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宏观政策 要在扩大需求上积极作为,全方位守住安全底线。随着财政、货币、产业链供应链等一揽子扩内需、稳生产政策的落地实施,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充分发挥韧性足、潜力大、空间广的优势,实现增速逐季回升。

深挖内需潜力,寻求稳健发展

当前,中国正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符合创新、高效、节能、环保的领域发展前景更为广阔,资本更为青睐。私募股权作为连接创新型中小企业与长期投资者的投资中介,在支持科技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代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兴产业企业多为初创企业、中小企业,更倾向于通过私募股权获得融资,为私募股权提供了大量优质资产。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世界金融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恒昌宏观经济研究室学术顾问宗良在发布中表示,得益于资本市场生态持续完善以及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2022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整体上呈现稳健发展态势

Wind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在A股一级市场中,科创板和创业板IPO募集金额占全市场募集总额的78%,其中,科创板募集金额占比达43%;创业板募集金额占比为35%。行业层面,半导体、技术硬件与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制药、生物科技等代表新兴产业方向的行业募资金额排列居前。

与此同时,A股一级市场融资火热的赛道,二级市场也获得了较好的回报。2022年4月27日A股跌至2863点低点,随后开始反弹以来,市场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尤其是新能源板块一骑绝尘,领跑全市。

“双碳”目标远景规划下,2022年上半年,以光伏、风电、氢能、储能、锂电池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发展向好,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极大青睐。《指引》指出,宏观层面和行业层面政策延续,新能源市场景气度将持续保持高位。储能领域、绿电、新能源相关基础设施等领域将成为真正的政策发力点。

中国正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向科技创新要发展动力。《指引》指出,以半导体、国防、数字经济、专精特新等为代表的硬科技将获得长足发展。

在大健康领域,《指引》指出,“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指出,到203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16万亿。2020年开始的新冠疫情促使国民健康意识提升,许多人从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进行健康管理,医疗健康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医疗改革深入以及医疗健康市场的迅速开展,医疗健康行业将保持高速成长。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指引》指出,消费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

“双循环”战略引导下,中国立足国内循环,深挖内需潜力。伴随着年轻人群(尤其是Z世代)成为新的消费主力,符合消费升级、细分领域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国潮品牌将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