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英诺特在科创板上市:募资约9亿元,实际控制人为叶逢光、张秀杰

贝多财经    ·   2022-07-29 08:57:46  ·   商业  ·  

7月28日,北京英诺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SH:688253,下称“英诺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据贝多财经了解,英诺特生物此次上市合计发行3402万股,发行价为26.06元/股,募资总额约为8.87亿元。

此前招股书显示,英诺特拟募资12.10亿元,其中3.53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产品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一期),1.42亿元用于体外诊断产品研发项目,2.56亿元用于营销及服务网络建设项目,5874万元用于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介绍,英诺特是一家专注于POCT快速诊断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生物医药企业。英诺特在招股书中称,该公司的产品相比传统实验室检测产品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便捷、检验快速、对配套仪器和操作人员要求低等特点。

报告期内,英诺特的产品以呼吸道病原体检测为主,同时覆盖优生优育、消化道、肝炎等多个检测领域。英诺特在招股书表示,2020年,该公司的产品销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

经过多年发展,英诺特构建起了免疫层析平台、间接免疫荧光平台、液相免疫平台、核酸分子检测平台、基因重组蛋白工程平台以及细胞和病原体培养平台6大技术平台,基于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分工提升研发的广度和深度。

英诺特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同时开展多个在研项目,与现有产品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为其未来新产品的持续推出、产品结构的优化提供保障。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该公司取得了16项发明专利,拥有71项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备案证,其中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56项。

据智慧芽数据显示,英诺特共有18项专利申请信息,其中发明专利16项。通过算法分析,英诺特的专利布局主要专注在试剂盒、诊断试剂盒、临床诊断、检测试剂盒、特异性等技术领域。

财务方面,英诺特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营收分别为1.38亿元、10.37亿元和3.2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128.83万元、5.72亿元和1.20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214.84万元、5.94亿元和1.09亿元。


招股书显示,英诺特2020年来自新冠检测产品的销售额为9.17亿元,占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88.42%。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英诺特来自新冠检测产品的销售收入逐步下滑。

2021年度,英诺特新冠检测产品实现的收入为1.57亿元,且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三四季度新冠检测产品的销售收入逐步下滑,全年同比下降83.39%。扣除新冠检测产品因素影响后,英诺特在报告期内的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20亿元和1.70亿元。

英诺特认为,若未来新冠疫苗接种在全球普及或用于治疗新冠肺炎的特效药品研发取得成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有效控制,该公司新冠检测产品销量将出现进一步下降,导致产成品销售困难、半成品、原料无法消化,进而存货出现大规模减值的风险。

从检测领域及技术应用看,英诺特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要由呼吸道系列产品构成,且主要应用的技术为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报告期内,该公司呼吸道系列产品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89.60%、99.35%和96.04%。


英诺特在招股书中,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部分医院普通门诊停诊、医疗机构就诊人数下降,并且人们习惯于佩戴口罩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下降,该公司呼吸道系列非新冠产品的销售收入2020年同比下滑8.33%,2021年同比增长38.56%。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英诺特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叶逢光、张秀杰,合计控制该公司66.29%的股权,处于绝对控制地位。本次发行完成后,实际控制人仍将控制英诺特49.72%的股权。

其中,叶逢光为英诺特的董事长,张秀杰为该公司董事、总经理。另据了解,英诺特的股东还包括红杉资本等。本次上市前,红杉资本中国基金通过红杉智盛持股13.15%,IPO后的持股比例为9.86%。


对于公司在科创板上市,张秀杰表示:“十分感谢今天中国这个伟大的时代,让民营企业能够站在更高的舞台上发展,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是我们过去的理想,而成为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将是我们不断进取的目标。”

张秀杰介绍称,“公司已将‘检验随处可达,成就健康未来’作为使命,将‘客户第一、专业创新、务实奋斗、团队协同’作为核心价值观,以研发创新为驱动力,使用好募集资金,不断向社会健康输出一流的检测产品以回报社会与投资者朋友。”

经初步测算,英诺特预计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20亿元和2.50亿元,同比变动约1.34%至15.16%;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9500万元至1.15亿元,同比变动约-0.44%至20.51%;预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8500万元至1.05亿元,同比变动-8.48%至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