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池高清摄像机品牌“Reolink”背后的深圳市睿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睿联技术”)的上市申请材料获得深交所创业板受理,保荐机构为中信建投证券。
本次冲刺创业板上市,睿联技术拟募资11.23亿元。其中,拟投入募集资金的5.40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升级项目,3.83亿元用于总部运营中心与信息化升级项目,2.00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介绍,睿联技术主要从事自主品牌“Reolink”的家用视频监控产品软硬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线上平台为主要销售渠道,重点布局海外消费市场。报告期内,睿联技术的主要产品为家用摄像机单机、套装及配件等设备端产品,并配套客户端App。
在长期的产品研发过程中,依托持续的技术积累沉淀,睿联技术逐步搭建起模块化的家用视觉系统技术创新平台,涵盖软硬件系统开发技术、音视频处理技术、存储管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功能开发技术等。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睿联技术拥有境内外各项专利41项,其由境内外发明专利12项。此外,公司在申请的境内外发明专利23项。目前,睿联技术的在研产品包括智能门铃、监控无人机等。
据智慧芽数据显示,睿联技术的专利申请数量共有51项,以及1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信息。通过算法分析,睿联技术的专利布局主要专注在摄像机、计算机、立体图、控制电路、非易失性等技术领域。
招股书显示,睿联技术2019年、2020年和2021年营收分别为5.25亿元、9.60亿元和13.6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1.44%;净利润分别为4072.92万元、1.86亿元和2.4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766.33万元、1.95亿元和2.42亿元。
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睿联技术表示,一方面,依托于内部的持续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营销推广;另一方面,受益于外部的终端市场需求增长和新冠疫情背景下海外线上消费习惯渗透、跨境电商销售渠道迅猛发展。
睿联技术称,其重点面向海外消费市场。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睿联技术来自境外销售产品收入分别为5.23亿元、9.56亿元和13.59亿元,占当年合计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9.93%、99.99%和99.87%,主要销售区域包括美国、欧洲等。
相比之下,睿联技术来自中国大陆的收入则略显单薄。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睿联技术在中国大陆的收入分别为35.20万元、8.67万元和177.56万元,占比分别为0.07%、0.01%和0.13%。
睿联技术认为,美国、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业务的快速增长主要系该地区人群多居住于独栋住宅且安全隐私意识较强,对家用视频监控设备的需求起步早、渗透率高,公司研发的家用视频监控设备具有规格齐全的特点,可以广泛满足不同家用应用场景的需求特点。
报告期内,睿联技术主要通过亚马逊、eBay、速卖通、官网等线上渠道销售,其中通过亚马逊平台实现销售额占当年合计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00%、67.90%及63.80%,占比相对较高。
睿联技术在提示风险时称,亚马逊是欧美国家消费者的主要线上购物平台,如果平台方由于市场竞争、经营策略变化或当地国家政治经济环境变化而造成市场份额降低,而公司未能及时调整销售渠道策略,可能对销售额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睿联技术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各年均不含运费)分别为53.39%、60.34%和57.78%,毛利率较高。睿联技术表示,其主营业务毛利率主要受自主品牌溢价、产品品类、销售渠道结构、市场竞争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睿联技术称,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开发新产品、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服务质量和品牌溢价,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将可能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盈利空间可能会被压缩,进而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本次冲刺上市前,睿联技术现有总股本9000万股,刘小宇、王爱军各持有公司27.12%的股份,合计持有公司54.24%的股份,并通过协议明确了一致行动关系,系睿联技术的共同实际控制人。
其中,刘小宇为睿联技术董事长、总经理,王爱军为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本次发行后,共同实际控制人(刘小宇、王爱军)持股比例将下降为4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