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又摊上事儿了。近日,小红书的运营主体公司——行吟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小红书”)被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作出警告并罚款30万元。据贝多财经了解,这是小红书2022年的首个公开罚单。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小红书的违法事实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发现用户发布、传播含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没有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处置措施。
对于处罚,小红书方面回应称:该处罚系因12月份央视报道提及的未成年信息审核漏放问题。小红书将持续提升对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持续提升平台治理能力。用户可通过平台举报渠道,对不良信息进行举报,小红书平台将重点处理此类举报。
屡错屡犯,罚单不断
在此之前,小红书也曾多次收到过监管罚单。就在2021年4月,小红书曾因违反《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十六条第(九)项的规定,依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二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被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处罚。
根据企查查信息,小红书共有22条行政处罚记录,以及15条历史行政处罚信息,合计37条(未去重),累计处罚总金额为134.86万元。其中,多数罚单和虚假广告有关,单个罚单金额约在3万元、5万元不等。
值得一提的是,小红书还曾在2018年8月因“违反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被上海市嘉定区市场监管局处以罚款5万元,决定文书号为沪监管嘉处字(2018)第142018000279号。
屡错屡犯,对于小红书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早在2019年7月,小红书APP曾遭多家应用市场下架。彼时,小红书曾声明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深入自查自纠,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互联网环境的优化与提升。
2019年5月,小红书联合创始人瞿芳还曾称,“小红书的内容生态是为用户而生的,所有的规则从建立到迭代,都是为了保证社区内容对用户有价值,这点是从2013年创业之初就一直贯穿到现在的。”
但在2021年11月3日,工信部通报38款存在问题的APP,小红书、探探、作业帮等名列其中。根据通报,小红书(7.13.0)、探探(4.8.8.2)、作业帮(13.25.2)存在的问题均为“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而在此前的2019年7月,小红书也曾因“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个人信息”“误导用户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而被工信部通报,对应的版本为(5.50.0),一同被通报存在误导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等问题还有神州租车、科大讯飞等。
亡羊补牢,态度积极
贝多财经了解到,小红书也并非没有作出努力,态度也十分端正。2020年下旬,小红书曾宣布正式启动 “啄木鸟”计划,针对虚假推广行为进行专项严打,覆盖全站所有笔记,涵盖历史存量笔记和未来新增笔记,严重违规行为将被断流封号处理。
此前的2020年二季度,小红书也曾启动过一次专项治理,重点打击恶意营销、评论区广告引流等用户高频举报的内容。据小红书早前介绍,经过一个季度的打击,评论广告举报量环比降低了44%。
小红书2020年11月公布的整改成果显示,2020年以来,小红书已封禁相关账号4055个。其中,炫富类内容封禁账号729个、永久封禁账号27个;低俗软色情内容恶意营销专项中共封禁账号2905个、永久封禁账号394个;累计处理笔记11474篇。
据媒体报道,小红书相关负责人表示,炫富、低俗软色情内容是平台严打的重点。此类内容不仅严重违背社区“向上”的价值观,损坏社区信任感,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损失。但贝多财经了解到,这一情况在小红书仍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分析认为,屡屡出现“涉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小红书不作为——审核不严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折射了小红书的社区内容存在审核漏洞,无法精准地甄别违规信息,运营规范不完善。
当下,小红书最紧要的任务不是扩张,而是稳健发展。对于一个拥有上亿用户的互联网平台而言,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是极其有必要的,也是生存与发展的稳定基础,尤其是用户数突破3亿的小红书。
标签难除
近年来,小红书的发展可谓高歌猛进。2013年成立,小红书以“Inspire Lives 分享和发现世界的精彩”为使命,主打海外购物分享指南,迅速俘获了用户的心。2018年,小红书的用户数突破1.5亿。
而在2019年1月,小红书便宣称用户数突破两亿。据小红书提供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小红书月活过亿,其中90后用户占比70%。而据易观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小红书月活1.38亿,日活为5547万……
与此同时,小红书也得到了众多投资人的青睐。据早在2016年3月,小红书就获得了腾讯领投1亿美元融资,并在2018年中旬获得阿里巴巴领投超3亿美元D轮融资。2021年,小红书再度完成新一轮5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达到200亿美元。
据不完全了解,小红书的投资方包括淡马锡、腾讯、阿里巴巴、天图投资、元生资本、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纪源资本。不仅如此,小红书还屡屡传出即将上市的消息,但均未得到官方证实。
2021年3月,前花旗集团TMT投资银行部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杨若加入小红书,担任该公司首席财务官(CFO)一职。一般来说,招募CFO被认为是上市前的标配。不过,小红书则表示暂无上市计划。
不过,小红书在大众中的印象每况愈下,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小黄书”,且多次踩红线,更涉及到未成年人,违规标签难除。有法律学者指出,网络平台忽视相关的法律法规,造成未成年人权益受损,也必将受到法律问责。
未来,小红书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