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招股书出错的安能物流:有股东提前退出,1名基石能否顶住局面?

贝多财经    ·  2021-11-03 12:27:34  ·  商业

近日,安能物流(HK:09956)更新了一版聆讯后招股书,并于2021年11月1日至11月4日招股。按照计划,安能物流预期于11月11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本次赴港上市,安能物流发行8022万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占10%,国际发售占90%,另有最多15%超额配股权。据了解,安能物流的每股发售价区间在13.88港元至16.88港元之间。

招股书出错的安能物流:有股东提前退出,1名基石能否顶住局面?


有消息称,登陆港交所后,安能物流将正式成为在香港上市的“快运第一股”。贝多财经了解到,和一般的快递公司不同的是,安能物流的主营并非快递服务,而是零担业务。

根据公开信息,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其前身为上海安能物流有限公司。IPO前夕,安能物流还在2020年完成1.25亿美元的H轮融资,2021年完成1.8亿美元的I轮融资。

资料显示,公路运输行业根据货物的单票重量一般可细分为三个板块,即快递、零担及整车。其中,快递一般是指为重量在10公斤及以下提供门到门的派送服务,零担则是为重量在10公斤至3吨之间的货物提供灵活服务。

整体来看,2020年公路运输市场规模达4.7万亿元。其中,快递包裹的市场仅8000亿元,零担则占据了近1.5万亿的市场,占整个公路运输市场的32%以上。2015年至2020年,零担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6%。

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前十大零担网络市场份额仅为 5.7%。其中,安能物流自2017年以来是中国零担市场最大的快运网络。就2020年1020万吨的货运总量而言,安能物流占据了0.5%的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安能物流早前曾涉及到快递业务,但因连年亏损在2019年初终止。信息显示,其快递服务业务在2018年、2019年的收入分别为5.19亿元、323.7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0.1%。

放弃快递业务后,安能物流专注于零担行业。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前4个月,安能物流货运总量分别为730万吨、810万吨、1020万吨和360万吨。

同期,安能物流的零担营收分别为48.13亿元、53.35亿元、70.82亿元及28.37亿元,其中2021年前4个月的同比增速为127%。尽管安能物流的零担货量排在顺丰、德邦物流等前列,但营收却远不及同行。

以2020年为例,顺丰控股实现营收1539.87亿元,其中快运业务的营收为185.2亿元。同期,德邦物流2020年实现营收275.03亿元,其中快运业务的营收为100.5亿元。

相比之下,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安能物流的营收分别为53.32亿元、53.38亿元和70.82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1.13亿元、-2.14亿元和2.18亿元。

招股书出错的安能物流:有股东提前退出,1名基石能否顶住局面?


以此来看,安能物流自2020年实现扭亏为盈。不过,安能物流在2021年前4个月再度转亏,录得净亏损22.50亿元。对此,安能物流解释称,主要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导致。

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安能物流2018年至2020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16.12亿元、2.10亿元和6.54亿元,2021年前4个月录得调整后净利润1.8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安能物流在2021年9月19日递交的招股书【聆讯后资料集(第一次呈交)】中将其2018年调整后净利润写成了“-14.92亿元”,存在事实性错误。

招股书出错的安能物流:有股东提前退出,1名基石能否顶住局面?

聆讯后资料集(第一次呈交)

贝多财经在此前报道中指出,安能物流招股书中在计算经调整后净利润时删除了“与已终止快递业务有关的资产减值”这一指标,在2018年、2019年分别为1.92亿元、1.43亿元。

这与安能物流在2019年初终止快递业务有关,属于非经常性项目。经贝多财经计算发现,安能物流2018年经调整后净利润应为-16.12亿元,即为亏损16.12亿元。换句话说,安能物流的招股书存在事实性“数据错误”。

对此,安能物流并未进行二度解释说明,仅在2021年10月28日递交的招股书【聆讯后资料集(第一次修订版)】中进行了修订。这也意味着,安能物流及其中介团队存在工作态度不严谨之处,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招股书出错的安能物流:有股东提前退出,1名基石能否顶住局面?

聆讯后资料集(第一次修订版)

据了解,本次赴港上市,摩根大通、中金公司为安能物流的联合保荐人;安永为其审计师,竞天公诚、达维分别为其中国律师、香港律师,汉坤、富而德分别为其券商中国律师、券商香港律师,艾瑞咨询为其行业顾问。

股东方面,在安能物流IPO前的架构中,安能物流执行董事兼董事长王拥军持股2.46%,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兼总裁秦兴华持股10.26%,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祝建辉持股0.65%,联合创始人刘海燕(曾任董事一职)持股0.37%。

整体来看,安能物流的股东阵容可谓豪华。其中,大钲资本持股27.81%,鼎晖投资持股10.39%,CPE(中信产业基金)持股6.87%,平安集团、高盛、伊利分别持股2.37%、1.06%、0.51%。

值得一提的是,红杉资本曾在2013年参与了对安能物流的投资,但在2016年12月转让给其他投资人。此外,安能物流的B轮投资人华平投资也在2019年12月将其股权转让给大钲资本。

转让股权后,红杉资本、华平投资均不再是安能物流的主要股东。另据了解,此次赴港上市,安能物流仅仅引入了一家基石投资人——嘉实基金管理的Harvest SPC,认购约1250万美元(或约9723万港元)股票,认购比例不足10%。

招股书出错的安能物流:有股东提前退出,1名基石能否顶住局面?


相比之下,今年5月28日在港交所上市的京东物流则获得了包括软银、淡马锡等7家基石投资人的认购,总计15.29亿美元,合计认购比例接近五成。其中,软银认购6亿美元,淡马锡认购2.2亿美元。

最终,京东物流商定的发行价为40.36港元/股,募资241.13亿港元。而截至2021年11月2日收盘,京东物流的股价收报31.30港元/股,较IPO发行价累计下跌22.45%。

而在2021年8月23日盘中,京东物流的股价曾一度跌至24.90港元/股,较上市后的历史高位48.15港元/股接近“腰斩”。即便有所回温,但京东物流的一众基石投资人在账面上均录得不小的亏损。

此次赴港上市的安能物流,在营收规模远不及同行的情况下,能否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仍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