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商业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贝多财经    ·   2022-03-27 09:20:35  ·   商业  ·  

近日,上交所科创板披露了杭州萤石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萤石网络”)对首轮问询的回复。整体来看,上交所对萤石网络的首轮问询主要聚焦分拆上市、同业竞争、资产独立性、关联交易、成本和毛利率等27个问题。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关于分拆上市,上交所要求萤石网络说明:就本次分拆上市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分拆所属子公司境内上市试点若干规定》逐项发表意见;萤石网络成立时及成立后,与海康威视之间关于主要资产、人员、技术、业务、往来款项等的具体拆分过程、拆分时间、拆分方式等。

关于同业竞争,根据申报材料,2015年3月萤石网络设立前,系海康威视的互联网业务中心;萤石网络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智能家居产品和云平台服务。海康威视聚焦于智能物联网、大数据服务和智慧业务,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的智能物联网产品及服务。

对此,上交所要求萤石网络说明:发行人(萤石网络)从主要产品、业务模式、核心技术、客户、应用场景、商业模式、竞争环境等方面,详细分析发行人与海康威视之间经营业务的差异等。

贝多财经发现,萤石网络在回答问询时对其控股股东——海康威视进行了一定的贬低。萤石网络称,海康威视等传统安防企业将前端摄像机设备、后端设备、集中控制设备、VMS管理软件等组成视频监控系统,作为服务客户的基本单元。

萤石网络认为,该基本单元运行于政企客户的局域网或内部网络等专用网络环境内,其特点体现为网络环境封闭,运行简单、安全,客制化需求匹配度高,但系统规模相对有限,同时该系统对部署安装要求高,软件升级维护难度大,对政企客户IT基础设施投入要求高。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而发行人(萤石网络)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多项产品研发创新,打造了智能家居摄像机等家居安防产品。此外,该产品无需专业显示设备,且具备安装难度低、硬件综合成本低、设计美观简约等特点。

据萤石网络介绍,该公司也可以面向海康威视等行业客户提供云服务。萤石网络还称,海康威视不具备公有云的技术能力,因此其为了完善自身的技术方案,补充远程服务能力、统一部署能力等,必须依托于发行人的萤石物联云平台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海康威视已向发行人出具如下承诺:“将萤石网络及其控制的企业作为本公司及本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范围内,经营搭载在公有云上的物联网云平台,提供智能家居产品服务,并为行业客户提供开放式云平台服务的唯一主体。”

其中,物联网云平台在发行人及海康威视解决方案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发行人物联网云平台面向消费者用户,主要针对其在智能家居及类家居场景下的智能化需求,提供的是SaaS层的云服务。

关于关联采购,招股书披露,萤石网络在报告期内关联采购主要为向海康威视及其下属企业采购材料及商品,报告期各期关联采购材料及商品金额占同期采购物料总额比例分别为100%、99.57%、17.34%和9.46%。

对此,上交所要求萤石网络说明:2020年产线切分前,发行人生产采购的具体模式;产线切分的具体情况,目前进展,发行人目前产品实现自产情况;产线切分后发行人生产采购的变化情况等。

关于关联销售,网络说明在报告期内的经常性关联销售金额分别为1.42亿元、2.15亿元、5、24亿元和2.14亿元,其中2020年之后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发行人向海康威视及其下属企业销售智能家居产品。

上交所要求萤石网络说明:2020年及以后发行人关联销售金额大幅增加的原因;海康威视及其下属企业向发行人采购智能家居产品的原因及用途,对外销售情况;与发行人对外销售产品的具体差异等。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萤石网络解释称,2020年初,公司切换为自主生产模式后,公司对海康科技由销售计算机软件产品变更为对关联方直接销售自主生产的智能家居产品,故使得公司关联销售智能家居产品收入金额增长较大,计算机软件产品销售则在2020年仅剩少量收入。

2020年及以后,因萤石网络对关联方销售的产品内容由主要为计算机软件产品变更为智能家居产品,相关销售额中包含了智能家居产品中除软件外的硬件部分,因此使得关联销售金额有所增加。

据贝多财经了解,萤石网络为海康威视的控股子公司,于2015年开始公司化运营。2021年12月13日,萤石网络的招股书(申报稿)获得科创板受理,拟募集资金37.39亿元,计划主要投向萤石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等。

当前,萤石网络的主要产品为智能家居摄像机。萤石网络在招股书中宣称,其2020年度各类智能硬件销量突破1300万台,在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猫眼、智能门锁等智能家居产品的细分领域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权架构中,海康威视持有萤石网络60%的股份。其中,电科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中电海康、电科投资以及下属科研院所中电五十二研究所,合计持有海康威视40.93%的股份,为海康威视实际控制人,亦为萤石网络实际控制人。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萤石网络的收入分别为15.29亿元、23.64亿元、30.79亿元和20.06亿元,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1.32亿元、2.11亿元、3.26亿元和2.00亿元。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萤石网络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6亿元、1.74亿元、2.72亿元和1.97亿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萤石网络的资产总额为30.93亿元,2020年末则为23.97亿元。

根据招股书,萤石网络的收入主要来自智能家居产品。报告期内,萤石网络来自智能家居产品的收入分别为12.88亿元、19.87亿元、26.48亿元和17.54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4.47%、84.41%、86.28%和87.77%。

其中,来自智能家居摄像机的收入分别为9.73亿元、14.76亿元、20.19亿元和14.0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3.85%、62.71%、65.81%和70.21%。以此来看,萤石网络的产品收入来源相对较为单一,极其依赖“家居摄像机”的研发和售卖。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萤石网络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27亿元、3.07亿元、4.28亿元和2.32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86%、13.00%、13.89%和11.59%,均保持在10%以上。

萤石网络介绍称,其在云平台构建技术、视音频AI算法技术、产品智能化技术等领域,已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截至2021年6月末,该公司拥有34项授权发明专利及75项软件著作权,在申请发明专利196项。

而据智慧芽数据显示,萤石网络共申请专利230项,最早专利申请是2012年不过,萤石网络近3年专利增长率为-56.6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而其中非外观专利101项,对应的占比43.91%。相比之下,发明专利申请仅为63项。

值得一提的是,萤石网络在回复上交所首轮问询时披露,该公司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主要是两个来源,一部分是从海康威视继受的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主要部分则是发行人成立以来自主研发、申请的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萤石网络回复首轮问询:存在贬低海康威视等行为,称自身创新多


其中,从海康威视继受的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均为发行人在成立之前,作为海康威视互联网业务中心时申请的。发明专利方面,专利的发明人均为发行人员工,或曾于发行人及其前身任职;相关软件著作权均以“萤石”为品牌,专用于发行人及其前身的业务。